伏讀高昌僉憲公唐律十二首愛其清新雄傑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韓退之慕樊宗師文蘇子瞻擬黃魯直體惟其有之是
新水才流一尺深,重來洗耳更鳴琴。
畫存粉墨多蕭瑟,詩重璵璠幾陸沈。
日出潛魚迷雪澗,夜閒羈鳥滑霜林。
謫仙天寶遭離亂,長使英雄折寸心。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伏讀:虔誠地閱讀。
- 僉憲公:對某位官員的尊稱。
- 唐律:唐代詩歌的格律。
- 清新雄傑:清新脫俗,雄渾有力。
- 本天成:自然形成,非人工雕琢。
- 吟哦造次:吟詠之間,匆忙之間。
- 韓退之:韓愈,唐代文學家。
- 樊宗師: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弟子。
- 蘇子瞻:蘇軾,宋代文學家。
- 黃魯直:黃庭堅,宋代文學家。
- 效顰:模仿他人的表情或行爲,此處指模仿詩風。
- 唐突西施:比喻不自量力地模仿高超技藝。
- 張公洞:地名,可能指某個風景名勝。
- 粉墨:指繪畫。
- 璵璠:美玉,比喻優秀的詩作。
- 陸沈:沉沒,此處指深藏不露。
- 謫仙:被貶謫的仙人,此處指李白。
- 天寶:唐玄宗的年號。
- 遭離亂:遭遇戰亂。
翻譯
我虔誠地閱讀了僉憲公的十二首唐律詩,喜愛它們清新脫俗、雄渾有力的風格,這些詩作彷彿自然形成,非匆忙間吟詠所能達到。韓愈仰慕樊宗師的文風,蘇軾模仿黃庭堅的詩體,正是因爲他們有相似之處,所以才能模仿得像。我雖然也想模仿,但恐怕會不自量力,如同唐突了西施一般。這首詩是和遊張公洞的作品。
新水剛剛漲到一尺深,我再次來到這裏,洗淨耳朵,聆聽琴聲。畫中的粉墨顯得有些蕭瑟,而詩中珍藏的美玉則深藏不露。日出時分,潛藏的魚兒在雪澗中迷失,夜晚,羈絆的鳥兒在霜林中滑翔。想起李白在天寶年間遭遇的離亂,使得英雄的心也感到折損。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僉憲公唐律詩的讚賞,並通過對比韓愈、蘇軾的模仿,表達了自己對詩歌創作的敬畏和謙遜。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新水、雪澗、霜林等,營造了一種清新而深遠的意境。結尾處提及李白的天寶遭遇,不僅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