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六月十四日臂痛不自聊戲作短句
卿不見將軍力挽十石弓,勇沒矢筈寒氣隆。又不見翰林醉揮數寸管,敕賜宮袍天色晚。
古人文武具全材,但見伎倆忘形骸。君看朱亥椎晉鄙,袖千鈞鐵何偉哉。
詩翁不復作是夢,磨墨研丹足吾用。晴窗卷手不停披,塗竄典謨箋雅頌。
天公何事不見憐,坐失肩背生憂煎。頑然自覺不屬體,縱有杯杓令誰傳。
諸君莫笑老無力,他日爲郎能執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癸酉: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十石弓:古代的一種強力弓,石爲古代重量單位,一石約等於120斤。
- 勇沒矢筈:勇敢地射箭,矢筈即箭的尾部。
- 寒氣隆:寒冷的氣息強烈。
- 翰林:古代官職,負責起草文書。
- 敕賜宮袍:皇帝賜予的官服。
- 伎倆忘形骸:指技藝高超到忘我的境界。
- 硃亥椎晉鄙:硃亥是戰國時期的人物,以力大著稱,椎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晉鄙是他的對手。
- 袖千鈞鉄:袖中藏有重達千鈞的鉄,鈞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等於三十斤。
- 塗竄典謨牋雅頌:塗改經典文獻,牋是注釋的意思,雅頌指《詩經》中的雅和頌兩部分。
- 盃杓:酒盃和舀酒的勺子。
- 執戟:古代士兵手持的長矛。
繙譯
你難道沒見過將軍力大無窮,能拉開十石重的弓,勇敢地射箭,箭尾帶著寒冷的氣息。又或者沒見過翰林文人,醉酒後揮動數寸長的筆,皇帝賜予他宮袍,天色已晚。 古人無論文武都是全才,技藝高超到忘我的境界。你看那硃亥,力大無窮,袖中藏有重達千鈞的鉄,多麽偉岸。 我這老詩人不再做這樣的夢,衹需磨墨研丹,足矣。晴朗的窗下,我不斷揮筆,塗改經典文獻,注釋《詩經》。 天公爲何不憐憫我,讓我失去肩背,心生憂愁。我自覺身躰僵硬,即使有酒盃和勺子,又有誰能傳遞呢。 諸位不要笑我老無力,將來我還能做郎官,手持長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將軍的勇武和翰林的文採,展現了古人文武雙全的形象。詩中“卿不見”和“又不見”的句式,引出了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後文轉入對自身狀況的描寫,表達了詩人雖老但志在千裡的豪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古人的風採,又躰現了詩人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