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閏三月十六日仙邑館所兒子琦入夢悵然不懌後八日自解

人生壽幾何,過若飛鳥速。 詎雲垂老日,欠汝淚一掬。 棄來將一期,觸感常在目。 夜夢或見之,恍若牛舐犢。 回頭語鍾琰,此子豈不蓄。 得非愛惑聰,戲我如蕉鹿。 吾年在桑榆,期汝猶絲竹。 胡爲舍我逝,世事如水覆。 嗟哉六如身,悟道講已熟。 莫將恩愛刀,更刻風中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酉: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仙邑館: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兒子。
  • 悵然不懌:悵然,形容心情失落;不懌,不高興。
  • 詎雲:豈能說。
  • 垂老:接近老年。
  • 一掬:一捧,形容眼淚之多。
  • 棄來:離開以來。
  • 一期:一週年。
  • 牛舐犢: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慈愛。
  • 鍾琰: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輩。
  • 蕉鹿: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桑榆:比喻晚年。
  • 絲竹:指音樂,這裏比喻子女的陪伴。
  • 六如身:佛教用語,指人生如夢、幻、泡、影、露、電六種無常之物。
  • 悟道:領悟佛教的道理。
  • 恩愛刀:比喻恩愛的傷害。
  • 風中燭:比喻生命脆弱,隨時可能熄滅。

翻譯

人生能活多久呢,過得像飛鳥一樣迅速。 怎能說到了老年,還欠你一捧淚水。 自從你離開已經一年,我常常觸景生情。 夜晚夢見你,彷彿牛在舔犢。 回頭對鍾琰說,這個孩子難道不是我養育的。 難道是因爲愛而迷惑了我的理智,把我對你的思念比作虛幻的蕉鹿。 我的年紀已經接近晚年,期待你像音樂一樣陪伴我。 爲何你要離我而去,世事就像水一樣無法挽回。 啊,人生如夢、幻、泡、影、露、電,我已經熟講這些道理。 不要讓恩愛的刀,更加刻畫出生命如風中燭的脆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兒子的深切懷念和無法挽回的悲傷。詩中,作者通過比喻和象徵,如「飛鳥速」、「牛舐犢」、「蕉鹿」、「絲竹」、「水覆」、「風中燭」等,生動地描繪了人生的短暫、父母的慈愛、世事的無常和生命的脆弱。詩的最後,作者雖然提到了佛教的「六如身」,表明自己對人生無常的領悟,但仍然無法抑制對兒子的思念和悲傷,展現了人性中對親情難以割捨的深情。

洪希文

元興化莆田人,字汝質,號去華山人。洪巖虎子。郡學聘爲訓導。詩文激宕淋漓,爲閩人之冠。有《續軒渠集》。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