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荅天台楊景羲擬杜陵曲江體五首

天台山深秋月明,幽人見月偏多情,伐木賡詩求友生。 我亦彈琴不成調,風清露冷越江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答。
  • 天台:山名,位於浙江省天台縣。
  • 幽人:隱士。
  • 賡詩:繼續作詩。
  • 友生:朋友。
  • 彈琴不成調:指彈琴時心境不甯,無法彈出和諧的曲調。
  • 越江:指浙江一帶的江河。

繙譯

在天台山的深処,鞦天的月亮格外明亮,隱居的人看到月亮縂是特別多情,他們伐木作詩,尋找知己。我也試著彈琴,但心境不甯,無法彈出和諧的曲調,衹感受到風清露冷,越江靜靜流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天台山鞦夜的靜謐景象,通過“幽人見月偏多情”表達了隱士對自然美景的深情。詩中“伐木賡詩求友生”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渴望。後兩句“我亦彈琴不成調,風清露冷越江橫”則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無奈,琴聲不調象征著心境的紛亂,而風清露冷則加深了這種孤寂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友情的曏往,以及內心的孤獨與沉思。

洪焱祖

元徽州歙縣人,字潛夫,號杏庭。由平江路儒學錄遷紹興路儒學正,調衢州路儒學教授,擢處州路遂昌縣主簿,以休寧縣尹致仕。有《杏庭摘稿》、《爾雅翼音釋》等。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