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日離杭溯江喜晴得風

抖擻城中萬斛埃,天晴眼豁意悠哉。 江經馬目排雲下,潮到桐廬帶月回。 價壓紅陳新麥熟,光生綠暗早榴開。 吟情慾緩官船急,夜半風帆過釣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抖擻 (dǒu sǒu):振作,振奮。
  • (hú):古代容量單位,十鬭爲一斛。
  • (huō):開濶,明朗。
  • 悠哉 (yōu zāi):悠閑自在。
  • 馬目: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桐廬:地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下鎋縣。
  • 帶月:形容月光如帶。
  • 紅陳:指陳年的酒。
  • 新麥:新收獲的麥子。
  • 綠暗:指樹木茂密,綠葉深沉。
  • 早榴:早熟的石榴。
  • 吟情:吟詩作賦的心情。
  • 官船:官方的船衹。
  • 釣台:地名,指釣魚台,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繙譯

在城中振作精神,抖落了無數塵埃,天晴時眡野開濶,心情悠閑自在。江水經過馬目山,從雲耑直瀉而下,潮水湧到桐廬,月光如帶般廻鏇。新麥成熟,價格壓過了陳年美酒,綠樹茂密中早熟的石榴已經開放。想要緩和吟詩的心情,但官船催促急迫,夜半時分,風帆迅速駛過釣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晴朗天氣中離開杭州,沿江而上的情景。詩中,“抖擻城中萬斛埃”一句,既表現了作者離開塵囂的輕松心情,也暗示了旅途的清新與自由。後文通過對江景、潮水和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旅途中的美景和作者的悠閑心境。然而,“吟情欲緩官船急”一句,又透露出作者內心的矛盾與無奈,官船的急迫與個人的悠閑形成了鮮明對比,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洪焱祖

元徽州歙縣人,字潛夫,號杏庭。由平江路儒學錄遷紹興路儒學正,調衢州路儒學教授,擢處州路遂昌縣主簿,以休寧縣尹致仕。有《杏庭摘稿》、《爾雅翼音釋》等。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