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八詠海棠風

梨園子弟去無蹤,門掩蓬萊繡帳空。 寂寞綠窗深夜雨,傷心不獨有梧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梨園子弟:原指唐玄宗時教授伶人的地方,後泛指戲曲演員。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這裏比喻華美的居所。
  • 繡帳:華美的帳幔。
  • 綠窗:綠色的窗戶,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居室。
  • 梧桐:落葉喬木,常用來象徵哀愁。

翻譯

梨園的演員們離去後蹤跡全無,華美的居所門扉緊閉,繡帳空空如也。深夜裏,寂寞的綠窗下,雨聲淅瀝,令人心生哀愁,而不僅僅是因爲梧桐樹的落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梨園子弟離去後的空寂景象,表達了深深的孤寂與哀愁。詩中「梨園子弟去無蹤」一句,既展現了人去樓空的淒涼,又暗含了對過往繁華的懷念。「門掩蓬萊繡帳空」進一步以蓬萊仙境的比喻,強調了居所的華美與現今的空曠。後兩句則通過深夜雨聲與梧桐落葉的意象,深化了詩中的哀愁氛圍,表達了不僅僅是外在景物,更是內心深處的無盡憂傷。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