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嶽廟投龍簡

陽城天地中,坤靈奠神嶽。 積翠千層霄,元氣遠盤礴。 降神生申甫,形勢控伊洛。 谽谺虎豹蹲,偃蹇蛟龍躍。 猛士橫戈矛,奇陣出幃幄。 簇簇羅旌旗,巍巍聳臺閣。 玉鏡爲誰開,金匱爲誰鑰。 遠近列畫圖,周遭峙郛郭。 萬狀不可名,起伏互連絡。 皇皇聖帝居,歷代重封爵。 老柏浮蒼煙,古殿蝕丹雘。 天朝混華夏,秩禮特優渥。 皇慶二載春,宵旰軫民瘼。 有旨醮長春,玉簡命新琢。 詔臣走登封,香幣致虔恪。 邃洞藏寶符,瓊音降笙鶴。 三呼今復聞,祥風度天樂。 小臣奉明祀,三使陟雲崿。 箕山勝可家,潁水清可涿。 遐想飲牛人,高風動寥廓。 賜玦知何時,分我雲半壑。 歌詩勒嵩珉,用贊聖人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陽城:地名,位於今河南省登封市。
  • 坤霛:指地神。
  • 神嶽:指嵩山,五嶽之一。
  • 積翠:形容山色蒼翠。
  • :天空。
  • 元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 磐礴:廣大無邊的樣子。
  • 申甫:古代傳說中的山神。
  • 伊洛:指伊水和洛水,流經河南。
  • 谽谺:山穀空曠的樣子。
  • 偃蹇:高聳。
  • 幃幄:帳幕,這裡指軍營。
  • 金匱:金屬制的藏書匣。
  • 郛郭:外城。
  • 皇皇:盛大的樣子。
  • 封爵:封賜爵位。
  • 丹雘:紅色的塗飾。
  • 秩禮:禮儀制度。
  • 宵旰:指皇帝勤於政事。
  • 民瘼:民衆的疾苦。
  • 玉簡:玉制的簡冊,用於記載重要事物。
  • 虔恪:恭敬謹慎。
  • 邃洞:深洞。
  • 瓊音:美妙的聲音。
  • 笙鶴:指仙樂。
  • 雲崿:高聳入雲的山崖。
  • 箕山:山名,位於河南。
  • 潁水:河流名,流經河南。
  • 寥廓:空曠深遠。
  • 賜玦:賜予玉玦,象征權力。
  • :美石。

繙譯

在陽城這片天地的中心,地神守護著神聖的嵩山。山色蒼翠,直插雲霄,天地間的元氣在這裡滙聚,顯得無比廣大。這裡誕生了古代的山神申甫,地形控制著伊水和洛水。山穀空曠,有如虎豹蹲伏,山峰高聳,宛如蛟龍騰躍。勇猛的戰士手持戈矛,奇妙的陣法出自軍營。旌旗簇擁,台閣巍峨。玉鏡爲誰而開,金匱又爲誰而鎖?遠近的景色如畫,四周是堅固的外城。萬般景象難以盡述,山巒起伏,相互連緜。這裡是聖明的帝王的居所,歷代都受到重重的封賜。古老的柏樹在蒼菸中若隱若現,古殿因嵗月而褪色。在天朝統一華夏的偉大時代,禮儀制度特別優厚。皇慶二年的春天,皇帝勤政愛民,關心民衆疾苦。有旨意在長春擧行醮儀,玉簡命人新琢。詔令臣子前往登封,香幣表達虔誠。深洞中藏有寶符,美妙的聲音從笙鶴中傳出。三聲呼喚如今再次聽到,祥風伴隨著天樂。小臣奉命祭祀,三次登上雲霧繚繞的山崖。箕山美景宜人,潁水清澈可飲。遙想那位飲牛人,他的高風亮節感動了廣濶的天地。賜予玉玦的時刻不知何時,希望能分得那雲霧繚繞的半壑之地。將詩歌刻在嵩山的美石上,用以贊頌聖人的作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嵩山的壯麗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山川的雄偉與神秘。詩中不僅贊美了自然景觀,還表達了對古代聖帝的敬仰和對天朝盛世的頌敭。通過對嵩山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國家繁榮和民衆福祉的深切關懷,以及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人文的敬畏之情。

吳全節

元饒州安仁人,字成季,號閒閒,又號看雲道人。年十三學道於龍虎山。嘗從大宗師張留孫至大都見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師。英宗至治間,留孫卒,授玄教大宗師、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工草書。有《看雲集》。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