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岸泊道隆觀觀有金人闖海時斫柱刀跡因聽客話蓬萊山紫霞洞二首
我舟半夜發,舉目流滔滔。
倏然風萬里,誰謂水一篙?
幽島不可辨,亂嶕出如鰲。
侵晨始登岸,身靜心實勞。
小徑連沮洳,玄扃閟蓬蒿。
彈塗爭走穴,傑步擁朱?。
怪花絡璀璨,陰木森蕭騷。
東都昔奔潰,南海紛戰艘。
檐楹偶潛伏,部伍爭遁逃。
將施攻城火,尚見斫柱刀。
黃屋袪曉祲,翠華溼秋濤。
運往龍蛻久,人來鶴飛高。
曲巒迷丹鼎,清沼燭鬢毛。
毋煩踞龜殼,自此辭盧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倏然(shū rán):忽然,突然。
- 嶕(jiāo):高聳的山峯。
- 彈塗:跳躍的泥土。
- 傑步:大步。
- 朱?(zhū qiāo):紅色的頭盔。
- 蕭騷:形容樹木枝葉搖動的聲音。
- 袪(qū):除去。
- 曉祲(xiǎo jìn):清晨的霧氣。
- 運往:命運已去。
- 龍蛻:指龍的蛻變,比喻帝王更替。
- 丹鼎:煉丹的爐子。
- 盧敖: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翻譯
半夜時分,我的船隻啓航,眼前波濤滾滾。 忽然間風起雲涌,萬里無阻,誰說這水只是一篙之深? 幽深的島嶼難以辨認,雜亂的山峯如巨鰲般聳立。 直到清晨才登上岸,身體雖靜,心卻實爲勞累。 小徑連着溼軟的土地,神祕的門戶被蓬蒿遮蔽。 跳躍的泥土爭相走穴,大步前行,頭戴紅色頭盔。 奇怪的花朵璀璨奪目,陰暗的樹木枝葉搖動,發出蕭騷聲。 東都曾經崩潰,南海戰船紛至沓來。 檐下偶爾潛伏,士兵們爭相逃遁。 將要施放攻城的火焰,尚能看到砍柱的刀痕。 黃屋除去清晨的霧氣,翠色的華蓋沾溼了秋濤。 命運已去,龍蛻已久,人們來此,鶴飛高遠。 彎曲的山巒迷失了煉丹的爐子,清澈的池水映照着鬢髮。 無需再依靠龜殼占卜,從此告別仙人盧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半夜乘舟出發,清晨登岸後的所見所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倏然風萬里」、「亂嶕出如鰲」等,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通過對歷史戰亂的回憶(「東都昔奔潰」、「將施攻城火」),詩人表達了對往昔的感慨和對和平的嚮往。結尾處提及「龍蛻」、「丹鼎」、「盧敖」,融入了對命運、歷史和仙境的深刻思考,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吳萊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來,字立夫,號深嫋山道人。吳直方子。從學於方鳳,博極羣書。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舉進士,不第。退居深嫋山中,窮諸書奧旨,著《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春秋傳授譜》、《古職方錄》、《孟子弟子列傳》、《楚漢正聲》、《樂府類編》等書。後以御史薦,授長薌書院山長,未上卒。私諡淵穎先生。有《淵穎集》
► 125篇诗文
吳萊的其他作品
- 《 寄張子長 》 —— [ 元 ] 吳萊
- 《 北方巫者降神歌 》 —— [ 元 ] 吳萊
- 《 憶寄方子清時子清久留吳中 》 —— [ 元 ] 吳萊
- 《 病起讀列子眞經 其三 》 —— [ 元 ] 吳萊
- 《 題錢舜舉張麗華侍女汲井圖 》 —— [ 元 ] 吳萊
- 《 方景賢宋景濂夜坐觀吳中雜詩遂及宣和博古圖爲賦此 》 —— [ 元 ] 吳萊
- 《 題袁子仁所藏巴船出峽圖 》 —— [ 元 ] 吳萊
- 《 秋日雜詩二首和黃明遠 其二 》 —— [ 元 ] 吳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