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倭人小摺疊畫扇子歌

· 吳萊
東夷小扇來東溟,粉箋摺疊類鳳翎。微飆出入揮不停,素繪巧豔含光熒。 銀泥蚌淚移杳冥,錦屏罨畫散紅青。皓月半割蟾蜍靈,紫雲暗惹鮫魚腥。 徐市子孫附飛舲,奝然家世雜梵經。文身戴弁舊儀形,對馬絕景兩浮萍。 殊方異物須陳廷,富賈巨舶窺天星。祝融噓火時所丁,島濱賣箑送清泠。 白龍浸皮暑欲醒,玉階涵水夜撲螢。蓬萊仙人降輜軿,扶桑繭絲結綵綎。 祖州芝草釀綠醽,穹龜巨黿動遭刑。海神惜寶轟雷霆,鄙夫臥病臨虛扃。 蒲葵百柄稱使令,冰漿蔗液但滿瓶。石榻被髮氣自寧,新羅一念終飄零,塗脩雉尾吾何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夷: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
  • 倭人:古代對日本人的稱呼。
  • 摺疊:摺疊。
  • 鳳翎:鳳凰的羽毛,比喻扇子精美。
  • 微飆:微風。
  • 素繪:素色的繪畫。
  • 光熒:閃爍的光芒。
  • 銀泥:銀色的泥料,用於裝飾。
  • 蚌淚:珍珠,比喻珍貴。
  • 杳冥:深遠難見的樣子。
  • 罨畫:覆蓋的畫。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蟾蜍:傳說中月宮的動物,代表月亮。
  • 紫雲:紫色的雲,常用來形容祥瑞。
  • 鮫魚:傳說中的魚,常與珍珠聯繫在一起。
  • 徐市:徐福,傳說中爲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方士。
  • 奝然:形容深邃或神祕。
  • 梵經:佛教經典。
  • 文身:在身體上刺畫圖案。
  • 戴弁:戴帽子。
  • 對馬:地名,指對馬海峽。
  • 浮萍:浮在水面的植物,比喻漂泊不定。
  • 殊方異物:來自不同地方的奇特物品。
  • 陳廷:陳列在朝廷。
  • 富賈:富商。
  • 巨舶:大船。
  • 祝融:火神。
  • 噓火:吹火。
  • 島濱:島的邊緣。
  • :扇子。
  • 清泠:清涼。
  • 白龍:白色的龍,常用來形容珍貴或美麗。
  • 浸皮:浸泡皮膚,指清涼的感覺。
  •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 輜軿:古代貴族婦女乘坐的車。
  • 扶桑:古代對日本的稱呼。
  • 綵綎:彩色的絲線。
  • 祖州:傳說中的地名,可能指日本。
  • 綠醽:綠色的美酒。
  • 穹龜:巨大的龜。
  • 巨黿:巨大的鱉。
  • 海神:海洋的神靈。
  • 轟雷霆:雷聲轟鳴。
  • 鄙夫:自謙之詞,指自己。
  • 虛扃:空門,指病榻。
  • 蒲葵:一種植物,其葉可做扇子。
  • 塗脩:塗抹。
  • 雉尾:雉雞的尾巴,常用來裝飾。

翻譯

東夷的小扇來自東方的海洋,粉色的紙張摺疊得像鳳凰的羽毛。微風吹拂,扇子不停地揮動,素色的繪畫巧妙而豔麗,閃爍着光芒。銀色的泥料和珍珠般的淚珠,深邃而神祕,錦屏上的畫作紅青交錯,散發出美麗的色彩。明亮的月亮像是被半割,月宮的蟾蜍顯得靈動,紫色的雲彩中似乎帶着鮫魚的腥味。徐福的後代隨着飛船而來,深邃的家世中夾雜着梵文的經典。身上刺着圖案,戴着帽子,這是古老的儀態,對馬海峽的兩岸如同漂浮的浮萍。不同地方的奇特物品應該陳列在朝廷,富商的大船如同窺視天星。火神祝融吹火時,島邊的賣扇人送來清涼。白龍的皮革浸在水裏,夏日裏想要清醒,玉階下涵水夜撲螢火蟲。蓬萊仙人降臨,扶桑的繭絲編織成彩色的絲線。祖州的美酒釀成綠色,巨大的龜鱉卻遭受刑罰。海神珍惜寶物,雷聲轟鳴,我這卑微之人病倒在空門之中。蒲葵扇子百柄,奉命使用,冰漿蔗液裝滿瓶子。石榻上,我披髮而臥,氣息自寧,新羅的思念終將飄零,塗抹雉尾,我該如何銘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東夷倭人帶來的精美扇子及其背後的文化和傳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鳳翎」、「銀泥蚌淚」、「皓月半割蟾蜍靈」等,展現了扇子的美麗和神祕。同時,詩人通過對徐福、蓬萊仙人等傳說的提及,增加了詩歌的文化深度和歷史感。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異國文化的讚美和對遠方的嚮往。

吳萊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來,字立夫,號深嫋山道人。吳直方子。從學於方鳳,博極羣書。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舉進士,不第。退居深嫋山中,窮諸書奧旨,著《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春秋傳授譜》、《古職方錄》、《孟子弟子列傳》、《楚漢正聲》、《樂府類編》等書。後以御史薦,授長薌書院山長,未上卒。私諡淵穎先生。有《淵穎集》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