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圖

沈沙戟折怒濤秋,殘壘蒼蒼戰鬥休。 風火千年消伯氣,江山一幅掛清愁。 丈夫不學曹孟德,生子當如孫仲謀。 機會難逢形勝在,狂歌弔古謾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沈沙戟折:指古代兵器沉入沙中,折斷。這裡形容戰場的荒涼和歷史的遙遠。
  • 怒濤鞦:形容江水洶湧,鞦意濃烈。
  • 殘壘蒼蒼:指殘破的堡壘,蒼老而淒涼。
  • 風火千年:比喻戰爭和歷史的漫長。
  • 消伯氣:消散了英雄的氣息。
  • 掛清愁:懸掛著清澈的憂愁。
  • 曹孟德:即曹操,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 孫仲謀:即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
  • 形勝:指地理形勢優越。
  • 狂歌吊古:放聲歌唱,憑吊古跡。
  • 謾悠悠:形容心情悠閑而無所事事。

繙譯

沉沙中的戟折斷,怒濤洶湧的鞦天,殘破的堡壘蒼老而戰鬭已休。 風火千年的歷史消散了英雄的氣息,江山如畫,懸掛著清澈的憂愁。 大丈夫不應學曹操,生兒儅如孫權。 機會難得,形勢優越,我放聲歌唱,憑吊古跡,心情悠閑而無所事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赤壁古戰場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詩中“沈沙戟折怒濤鞦”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戰場的荒涼和歷史的深遠。後句通過對曹操和孫權的對比,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評價和對後代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英雄的緬懷。

吳師道

元婺州蘭溪人,字正傳。工詞章。英宗至治元年進士,授高郵縣丞,調寧國路錄事,遷池州建德縣尹,皆有惠政。召爲國子助教,尋升博士。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許衡之成法。以禮部郎中致仕。有《吳禮部詩話》、《敬鄉錄》、《吳正傳文集》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