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城羅教授赴攸州

· 宋褧
吞鳳文章老益奇,杏壇深處擁皋比。 湘南山水江東樹,洗盡京塵總是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吞鳳:比喻文才出衆。
  • 杏壇:相傳爲孔子講學的地方,後泛指講學或教育的地方。
  • 皋比:古代指虎皮,這裏比喻講席。
  • 京塵:指京城的塵土,比喻繁華世界的紛擾。

翻譯

你的文章才華如同吞食鳳凰般出衆,年歲越長越是奇妙, 在杏壇深處,你如同虎皮講席上的導師,傳授着知識。 湘南的山水和江東的樹木, 洗淨了京城的塵土,這一切都是你筆下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羅教授的文學才華和教育成就。首句以「吞鳳」形容其文章之奇,次句「杏壇深處擁皋比」則描繪了他在教育領域的卓越地位。後兩句通過對湘南山水和江東樹木的描寫,表達了羅教授的詩作清新脫俗,能夠洗淨世俗的塵埃,體現了其高潔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學造詣。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