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則林倅南還辛酉登科今爲京尹主文

· 宋褧
經笥便便玉價高,帝城十載屢遊遨。 月中前度攀丹桂,天上今年種碧桃。 燕市風塵情浩浩,吳帆煙水興滔滔。 仙舟幸有金華客,共與哦詩飲濁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經笥:裝經書的箱子,比喻學識淵博。
  • 便便:形容肥滿的樣子,這裡指學識豐富。
  • 玉價高:比喻才華出衆,價值非凡。
  • 帝城:指京城。
  • 遊遨:遊玩。
  • 攀丹桂:比喻科擧及第。
  • 天上:比喻朝廷。
  • 碧桃:比喻官職。
  • 燕市:指北京。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浩浩:形容風塵的廣大。
  • 吳帆:指江南的船衹。
  • 菸水:指江南的水鄕景色。
  • 滔滔:形容水流的盛大。
  • 仙舟:比喻美好的船衹。
  • 金華客:指來自金華的客人,這裡指作者自己。
  • 哦詩:吟詩。
  • 濁醪:濁酒。

繙譯

你的學識淵博,如裝滿經書的箱子,才華橫溢,價值非凡。在京城生活了十年,你經常遊玩。

你曾在月下攀折丹桂,象征著科擧及第;今年在朝廷中獲得了官職,如同在天宮種下碧桃。

北京的風塵世俗,廣濶無邊,而江南的船衹在水鄕中穿行,景色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在這美好的船上,有來自金華的客人,我們一起吟詩,共飲濁酒,享受這難得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友人南歸的情景,通過對比京城的繁華與江南的甯靜,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和對離別的不捨。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象征,如“經笥便便”形容友人的學識,“攀丹桂”和“種碧桃”分別象征科擧及第和官職的獲得,增強了詩歌的意象美。最後兩句以共飲濁酒、吟詩作別,寄托了深厚的友情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