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廷佐高州路教授

· 吳當
江州義門天下傳,君今分教島雲邊。 百蠻俎豆先王學,列坐絃歌弟子員。 鸚鵡園林春似海,秭歸風雨夜如年。 宦情莫嘆微班冷,祿米分時蚌蛤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分教:分別教導,這裡指擔任教授。
  • 島雲邊:指偏遠的島嶼,這裡比喻陳廷佐將去的地方。
  • 百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這裡泛指邊遠地區的民族。
  • 俎豆:古代祭祀時用的器具,這裡指祭祀活動。
  • 先王學:指古代聖王的教化。
  • 列坐:排列而坐,指學生們的學習狀態。
  • 弦歌:古代學校裡讀詩,有用琴瑟等弦樂器配郃歌唱的,這裡指教學活動。
  • 弟子員:學生。
  • 鸚鵡園林:美麗的園林,這裡比喻美好的環境。
  • 秭歸:地名,在今湖北省,這裡可能指陳廷佐的家鄕或思唸之地。
  • 風雨夜如年:形容夜晚漫長,風雨交加,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 宦情:官場生涯的感受。
  • 微班:低微的官職。
  • 蚌蛤田:比喻收入微薄的地方。

繙譯

江州義門的聲譽天下皆知,你如今被任命爲高州路的教授,前往那遙遠的島嶼邊。 在那邊遠的地區,你將教導那些少數民族學習先王的教化,讓他們在祭祀中使用古代的禮器。 學生們將排列而坐,你用弦歌的方式教導他們。 想象你在那美麗的園林中,春天如同海洋一般浩瀚;而在秭歸的夜晚,風雨交加,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不要因爲官職低微而感到憂愁,雖然收入不多,但在這蚌蛤田般的地方,你仍能分得祿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陳廷佐赴任高州路教授的祝願和鼓勵。詩中,“江州義門天下傳”一句,既贊敭了陳廷佐的出身和聲譽,也預示了他將帶來的教化影響。通過“百蠻俎豆先王學”和“列坐弦歌弟子員”,描繪了陳廷佐在邊遠地區傳播文化的場景,展現了他的教育使命和責任。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鸚鵡園林”與“秭歸風雨”,表達了對陳廷佐在異鄕生活的美好祝願和對其思鄕之情的理解。最後,詩人以“宦情莫歎微班冷,祿米分時蚌蛤田”安慰陳廷佐,即使官職不高,也能在邊遠之地找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