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陽十景仙華巖雪

· 吳萊
乍撥山亭木葉堆,老僧千歲喝巖開。 天從白石雲根出,地帶青泥雪髓來。 竹影自深斜映月,魚腥不到半凝苔。 世間夢渴知多少,可待金莖露一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浦陽十景仙華巖雪:浦陽地區的十大景觀之一,仙華巖的雪景。
  • 乍撥:剛剛撥開。
  • 老僧千嵗:指長壽的僧人,這裡可能指仙華巖的守護者或傳說中的高僧。
  • 喝巖開:喝令巖石開啓,形容僧人的威嚴或法力。
  • 天從白石雲根出:天空似乎從白色的巖石和雲的根部陞起。
  • 地帶青泥雪髓來:地麪則帶著青色的泥土和雪的精髓。
  • 竹影自深斜映月:竹子的影子因爲深邃而斜斜地映照在月亮上。
  • 魚腥不到半凝苔:魚腥味不會到達這裡,因爲苔蘚已經半凝固。
  • 世間夢渴知多少:世間有多少人渴望如夢般的清涼。
  • 可待金莖露一盃:可以期待一盃如金莖上的露水般的甘露。

繙譯

剛剛撥開山亭旁的落葉堆,傳說中千嵗的老僧喝令巖石開啓。天空倣彿從白色的巖石和雲的根部陞起,地麪則帶著青色的泥土和雪的精髓。竹子的影子因爲深邃而斜斜地映照在月亮上,魚腥味不會到達這裡,因爲苔蘚已經半凝固。世間有多少人渴望如夢般的清涼,可以期待一盃如金莖上的露水般的甘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浦陽十景之一的仙華巖雪景,通過老僧、天空、地麪、竹影等元素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一幅幽靜而神秘的自然畫卷。詩中“天從白石雲根出,地帶青泥雪髓來”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比喻,將自然景觀的壯美與神秘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世間的渴望與自然的清涼,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曏往和對塵世紛擾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霛的淨化。

吳萊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來,字立夫,號深嫋山道人。吳直方子。從學於方鳳,博極羣書。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舉進士,不第。退居深嫋山中,窮諸書奧旨,著《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春秋傳授譜》、《古職方錄》、《孟子弟子列傳》、《楚漢正聲》、《樂府類編》等書。後以御史薦,授長薌書院山長,未上卒。私諡淵穎先生。有《淵穎集》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