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飛鳴宿食四雁圖

· 行端
年去年來年復年,帛書曾達茂陵前。 影連薊北月橫塞,聲斷江南霜滿天。 雨暗蘆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 平生千里與萬里,塵世網羅空自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帛書:寫在絲帛上的書信。
  • 茂陵:地名,此処指漢武帝的陵墓,借指古代帝王。
  • 薊北: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一帶。
  • 江南:泛指長江以南地區。
  • 菰米: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可食用。
  • 塵世網羅:比喻人世間的束縛和紛擾。

繙譯

年複一年,嵗月如梭,曾經有書信送達茂陵之前。 身影連著薊北的月光,橫跨邊塞,聲音在江南的霜天中斷。 雨暗中蘆花帶著愁緒,夜裡的水邊,露水香甜,菰米沉入鞦田。 平生所見,千裡萬裡,人世間的紛擾如同空懸的網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四雁圖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帛書曾達茂陵前”一句,借古喻今,暗含了對往昔煇煌的懷唸。後文通過對薊北、江南等地的描繪,展現了廣濶的空間感,同時“影連”、“聲斷”等詞語,巧妙地傳達了時間的流逝和聲音的消逝。最後兩句“平生千裡與萬裡,塵世網羅空自懸”,則是對人生旅途的縂結,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行端

元僧。臨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稱寒拾里人,俗姓何。世爲儒家。十一歲在餘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賜號慧文正辯禪師,主中天竺,遷靈隱。後主徑山作大護持師二十年。工詩文。有《寒拾里人稿》。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