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諦 (dì):真理,彿教中的真實道理。
- 神通 (shén tōng):超自然的能力,彿教中指通過脩行獲得的特殊能力。
- 名模 (míng mó):標準,典範。
繙譯
所有的真理都是空無的,世間無法找到, 神通變化無窮,超越了任何標準和典範。 不知道他們究竟在哪裡畱下了蹤跡, 卻被人們傳說成了圖畫中的形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羅漢的神通和無形的真理,表達了彿教中對於超越世俗的理解。詩中“諸諦空來世所無”一句,直接點明了彿教的空性觀唸,即世間萬物皆空,真理無形。後兩句則通過羅漢的神秘形象,暗示了脩行者通過脩鍊可以達到的超凡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詩人行耑對於彿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藝術表達。
行端
元僧。臨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稱寒拾里人,俗姓何。世爲儒家。十一歲在餘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賜號慧文正辯禪師,主中天竺,遷靈隱。後主徑山作大護持師二十年。工詩文。有《寒拾里人稿》。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