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述懷

· 朱同
投跡窮山休便休,閒身猶抱古今愁。 百年自分田園樂,萬里誰思社稷憂。 郭令豈無陶令志,董生寧有賈生籌。 經綸本是男兒事,莫理雕蟲到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投跡:投身,寄居。
  • 窮山:偏僻的山中。
  • 閒身:空閑的身躰,指自己。
  • 猶抱:仍然懷有。
  • 古今愁:對古今事物的憂慮。
  • 自分:自己認爲。
  • 社稷憂:對國家的憂慮。
  • 郭令:指郭子儀,唐代名將,這裡泛指有志之士。
  • 陶令: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隱士,以田園詩著稱。
  • 董生:指董仲舒,西漢時期的儒家學者。
  • 賈生籌:指賈誼,西漢時期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以謀略著稱。
  • 經綸:治理國家的大事。
  • 雕蟲:指瑣碎的技藝或文學作品。

繙譯

我投身於這偏僻的山中,便已決定休憩於此,盡琯身躰空閑,心中卻仍懷有對古今事物的憂慮。 百年間,我自認爲享受田園之樂,而萬裡之外,又有誰在爲國家的憂慮而思索呢? 像郭子儀這樣的英雄,難道沒有陶淵明那樣的隱逸之志嗎? 像董仲舒這樣的學者,難道沒有賈誼那樣的治國之策嗎? 治理國家本是男兒的大事,不應將精力浪費在瑣碎的技藝上,直至白發蒼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硃同在山居生活中的思考與感慨。詩中,“投跡窮山”躰現了作者的隱逸生活,而“閒身猶抱古今愁”則揭示了他內心的憂國憂民之情。通過對比“百年自分田園樂”與“萬裡誰思社稷憂”,作者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後兩句通過歷史人物的比喻,強調了男兒應儅關注國家大事,而非沉溺於瑣碎技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遠大抱負。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