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十八首

· 朱同
阿儂隨郎上釣舟,郎作釣絲儂作鉤。釣絲無鉤隨風颺,釣鉤無絲隨水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阿儂:我,古代吳地方言中的自稱。
  • 釣絲:釣魚用的細線。
  • 釣鉤:釣魚用的鉤子。
  • (yáng):飄揚,飛揚。

翻譯

我跟隨情郎一同登上釣魚的小船,他做釣絲,我做釣鉤。釣絲沒有鉤子,隨風飄揚,釣鉤沒有線,隨水漂流。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女子對愛情的無奈和隨波逐流的心態。詩中「釣絲無鉤隨風颺,釣鉤無絲隨水流」巧妙地運用了釣魚的場景,比喻了兩人在愛情中的關係:雖然彼此相伴,卻無法真正相連,只能任由外界因素擺佈。這種無奈和被動,正是女子對愛情的深刻感受。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民歌的獨特魅力。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