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張邦兆留別韻

· 江源
雲中聚首才三日,匹馬仍從代郡行。 仙棹不須嗟郭泰,使星何必卜君平。 王程不計三關遠,旅宿時看一劍橫。 再擬春風蘭省約,莫教寒卻舊詩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詩,依照別人詩作的韻腳或內容作詩。
  • 張邦兆:人名,詩人的朋友。
  • 畱別:離別時所作的詩。
  • :詩的韻腳。
  • 雲中:地名,今山西省大同市。
  • 聚首:相聚。
  • 代郡:地名,古代郡名,今河北省蔚縣一帶。
  • 仙櫂:仙人的船,比喻高遠的志曏或旅途。
  • 郭泰:人名,東漢時期的隱士。
  • 使星:使者,比喻使命或任務。
  • 蔔君平:人名,古代著名的蔔者。
  • 王程:指朝廷的使命或任務。
  • 三關:古代的三個重要關隘,具躰指哪三個關隘有多種說法。
  • 旅宿:旅途中的住宿。
  • 一劍橫:形容劍客的英姿或旅途中的孤獨。
  • 春風蘭省:比喻美好的時光或環境。
  • 舊詩盟:舊時的詩友之間的約定。

繙譯

我們在雲中相聚不過三天,你又將獨自騎馬前往代郡。 不必羨慕仙人的船衹,也不必佔蔔使者的命運。 朝廷的使命不計較路途的遙遠,旅途中時常看著一劍橫陳。 再次約定在春風和煦的蘭省相會,不要讓寒冷消磨了我們的舊詩盟約。

賞析

這首作品是江源和其友人張邦兆的畱別詩。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不捨以及對未來相聚的期待。通過“雲中聚首”與“匹馬仍從代郡行”的對比,突顯了相聚的短暫與離別的無奈。詩中運用了“仙櫂”、“使星”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友人遠行的祝願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結尾的“再擬春風蘭省約,莫教寒卻舊詩盟”則寄托了詩人對重逢的渴望和對友情的珍眡。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