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薛公儀

· 佘翔
薊北縱橫結客場,山中讀禮罷含香。 青萍解贈秋如水,白璧投來夜有光。 籬下寒花供月露,天涯落雁帶風霜。 問君何日燕山去,枚馬如雲遲建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北:指中國古代的薊州北部地區,今河北省北部。
  • 結客場:指在外的旅行或征戰。
  • 山中讀禮:在山中學習禮儀,這裏可能指隱居山中讀書。
  • 含香:指讀書時的專注和愉悅,如同口中含香。
  • 青萍:一種水生植物,這裏可能比喻爲珍貴的禮物。
  • 解贈:贈送。
  • 秋如水:形容秋天的景色清澈如水。
  • 白璧:白色的玉璧,古代貴重的禮物。
  • 投來:贈送。
  • 夜有光:形容白璧在夜晚也能發光,比喻珍貴。
  • 籬下寒花:籬笆下的寒花,指秋天籬笆下的花朵。
  • 供月露:在月光和露水中顯得更加美麗。
  • 天涯落雁:遠在天邊的雁羣,比喻遠方的親友。
  • 帶風霜:經歷了風霜,形容旅途的艱辛。
  • 燕山:山名,位於河北省北部。
  • 枚馬如雲:形容馬匹衆多,如同雲集。
  • 遲建章:遲到的建章,建章是古代的一種官職,這裏可能指期待某人的到來。

翻譯

在薊北的廣闊天地中,我四處征戰,如今在山中學習禮儀,心中充滿了愉悅。你贈我如秋水般清澈的青萍,我回贈你夜晚能發光的珍貴白璧。籬笆下的寒花在月光和露水中顯得格外美麗,遠方的雁羣帶着風霜,經歷了旅途的艱辛。我問你何時會離開燕山,期待着你的到來,如同期待着衆多馬匹雲集的盛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薛公儀的深情留別和期待。詩中通過描繪薊北的征戰、山中的學習、珍貴的禮物交換以及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詩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傳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和對友人的深切思念。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