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鬆櫺:松木做的窗戶格子,櫺(líng),指窗格。
- 曇花:一種夜間開放、香氣濃郁的花卉,象徵短暫的美好。
- 滄海客:漂泊不定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 白榆星:古人認爲榆樹上的白皮斑點像星星,這裏以「白榆星」自比,暗示自己的渺小。
- 妙偈:佛教中精妙的詩句或教義。
- 詩入:詩詞與佛法相融合。
- 梵聽:聽誦佛經的聲音,梵(fàn)在這裏指佛經。
- 徙倚:徘徊,流連。
- 空青:天空的顏色,這裏代指天空。
翻譯
寒冷的月光照亮松木窗格,庭院裏曇花盛開,香氣四溢。 我這個偶然來到世間漂泊的人,如同點綴在茫茫人海中的一顆小白榆星。 在禪修中領悟到詩歌的奧妙,微弱的鐘聲與誦經聲交織在一起。 我頻繁地在高樓上徘徊,醉眼朦朧中望向那無盡的青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夜的寂靜與美麗,詩人徐茂吳在建初寺與友人聚會,借景生情,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對人生的深沉思考。"曇花香滿庭"象徵着生命的短暫與美好,"偶來滄海客,一綴白榆星"則表達了詩人自我認知的渺小。"妙偈參詩入,微鍾雜梵聽"展現了詩人在佛理與詩詞的交融中尋找心靈的慰藉。最後,"危樓頻徙倚,醉眼落空青"以醉眼看世界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宇宙的嚮往和對人生哲理的追求。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富有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