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興三首

經秋春蕙嘆時過,歸臥南窗竹一坡。 世味甚輕貪慾少,交情稍重怨恩多。 羞從綠酒看霜劍,悔把青燈誤雨蓑。 技癢未能忘習氣,新詩寫罷更長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襍興:隨感而發的詩。
  • :一種香草,這裡指蕙蘭。
  • 霜劍:比喻寒光閃閃的劍。
  • 雨蓑:雨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 技癢:形容有某種技能的人,一遇機會,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現一下。
  • 習氣:長期養成的習慣或嗜好。

繙譯

鞦天來臨,春蕙歎息時光流逝,我躺在南窗下,望著一片竹林。 對世間的滋味感到輕淡,貪欲也少,但交情卻稍顯沉重,怨恨恩情多。 羞於在綠酒中看那寒光閃閃的劍,後悔在青燈下誤穿了雨衣。 技藝癢癢,難以忘記長期養成的習慣,新詩寫完後,又忍不住長歌一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世態炎涼的淡漠。詩中,“經鞦春蕙歎時過”一句,既描繪了鞦天的景象,又隱喻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哀歎。後文通過對“世味”、“貪欲”、“交情”、“怨恩”等詞語的運用,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複襍情感。結尾的“技癢未能忘習氣,新詩寫罷更長歌”則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執著,即使麪對世態炎涼,也不忘初心,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