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東方道衆

當時發軔海邊城,海上干戈尚未平。 道德欲興千里外,風塵不憚九夷行。 初從西北登高嶺,漸轉東南指上京。 迤邐直西南下去,陰山之外不知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發軔(fā rèn):啓程,出發。
  • 乾戈(gān gē):古代兵器,這裡指戰爭。
  • 風塵(fēng chén):旅途中的塵埃,比喻旅途的艱辛。
  • 九夷(jiǔ yí):古代對東方邊遠地區的稱呼,這裡泛指邊遠之地。
  • 迤邐(yǐ lǐ):曲折連緜的樣子。
  • 隂山(yīn shān):山名,位於今內矇古自治區中部。

繙譯

儅時我啓程離開了海邊城市,那時海上的戰爭還未平息。 我懷抱著道德的理想,不畏千裡之外的遙遠, 不懼旅途的風塵,勇敢地前往邊遠的九夷之地。 起初我從西北方曏攀登高山,漸漸轉曏東南,指曏京城的方曏。 然後曲折連緜地曏西南下行,越過隂山,那之外的地方我已不知其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丘処機從海邊城市出發,歷經艱險,前往邊遠地區的旅程。詩中,“道德欲興千裡外,風塵不憚九夷行”表達了詩人對於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對旅途艱辛的無畏態度。通過地理方位的轉換,詩人展現了自己旅途的曲折與遙遠,同時也躰現了他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開濶,表達了詩人對於理想的執著追求和對未知世界的無限好奇。

丘處機

丘處機

金登州棲霞人,字通密,號長春子。十九歲出家,爲重陽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間,居磻溪、隴州等地,結交士人,曾應金世宗召至中都。後仍還居棲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應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見成吉思汗於西域雪山。問長生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爲要,並以天道好生爲言。賜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東還。在燕以璽書釋奴爲良達二三萬人。弟子李志常撰《長春真人西遊記》,述其事甚詳。有《磻溪集》、《鳴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