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大令保母帖

· 白珽
大令書法美少年,玉函金籥隨飛煙。 累累一百又五字,豈意近出黃閍磚。 字奇文古兩超絕,保母從茲傾衆帖。 誰將瓦合嘲玉碎,一片孤衷本相接。 快劍橫斫鐵山摧,戲龍猛蹴銀河攲。 方庭無月天地黑,仰視別有星離離。 浪言貞石志千載,不及永和窪硯在。 白石已仙千里死,千百人中幾人愛。 蘭亭信美如捕風,貴耳賤目人響從。 三日嘔血飢搥胸,葉公畫龍懼真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函金籥:指珍貴的書函和鎖鑰,比喻珍貴的書法作品。
  • 黃閍磚:指黃色的磚,這裏比喻出土的碑刻。
  • 瓦合:指瓦片相合,比喻平凡無奇。
  • 貞石:指刻有文字的石頭,比喻永恆不變的記載。
  • 永和窪硯:指永和年間製作的硯臺,這裏比喻珍貴的文物。
  • 貴耳賤目:重視聽聞而輕視親眼所見。

翻譯

大令的書法美麗如少年,珍貴的書函和鎖鑰隨風而逝。 連綿不斷的一百零五字,豈料近來出現在黃色的磚上。 字跡奇特,文風古樸,兩者都超凡脫俗,保母的帖子因此備受推崇。 誰會嘲笑玉石的破碎,一片孤寂的忠誠原本相連。 快劍橫掃,鐵山崩塌,戲龍猛踢,銀河傾斜。 方庭無月,天地昏暗,仰望卻有繁星點點。 說石頭能記載千年,不如永和的硯臺存在。 白石已逝,千里之外,千百人中又有幾人珍愛。 蘭亭之美如同捕風捉影,人們重視聽聞而輕視親眼所見。 三天嘔血,飢餓捶胸,葉公畫龍,卻懼怕真龍。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大令的書法藝術,通過對比珍貴的書法作品與出土的碑刻,表達了對於真正藝術價值的追求和珍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誇張手法,如「快劍橫斫鐵山摧」、「戲龍猛蹴銀河攲」,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書法的力度和美感。同時,通過對「貞石」與「永和窪硯」的對比,諷刺了人們對於名聲的盲目追求,強調了真正的藝術價值不應被忽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於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白珽

宋元間錢塘人,字廷玉,號湛淵,又號棲霞山人。少穎敏,博通經史。世祖至元末授太平路儒學正,攝行教授事,建天門、採石二書院。仕至儒學副提舉。詩文一主於理,劉辰翁稱其詩逼陶、韋,書逼顏、柳。有《湛淵集》。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