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溪香上人

· 危素
山僧吾所敬,不見又經春。 說法青龍出,忘機白鸐馴。 楚雲遮別夢,江月照吟身。 遙憶相逢處,深林長綠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僧:山中的僧人,指隱居在山林中的僧侶。
  • 忘機:指超脫世俗的心境,忘卻機巧之心。
  • 白鸐:即白鷺,一種水鳥,常用來象徵高潔和自由。
  • :馴服,這裏指白鷺因僧人的忘機而自然親近。
  • 楚雲:楚地的雲,這裏泛指遙遠的雲。
  • 江月:江上的月亮,常用來象徵思念和遠方。
  • 吟身:指詩人自己,因吟詩而自指。
  • 綠筠:綠色的竹子,筠(yún)指竹子的青皮或竹子本身。

翻譯

山中的僧人是我所敬仰的,已經有一年未見。 他講法時,彷彿青龍顯現,心境超脫,白鷺也自然親近。 楚地的雲遮住了我對他的思念,江上的月亮照亮了我吟詩的身影。 遙想我們相逢的地方,深林中長滿了綠色的竹子。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山中僧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中,「山僧」形象高潔,與「青龍」、「白鸐」等意象相結合,展現了僧人超凡脫俗的氣質。後兩句通過對「楚雲」和「江月」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僧人的深切思念。結尾的「綠筠」則暗示了他們相逢之地的清幽與美好,增添了詩意的深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高僧的敬仰。

危素

元明間江西金溪人,字太樸,一字雲林。師從吳澄、範槨,通五經。元至正間授經筵檢討,與修宋、遼、金三史,累遷翰林學士承旨。入明爲翰林侍講學士。與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館學士備顧問。後以亡國之臣不宜列侍從爲由謫居和州,守餘闕廟。怨恨卒。有《危學士集》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