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烏衣巷陌圖

· 葉顒
千載烏衣巷,荒涼日易斜。 昔年丞相宅,今代野人家。 庭弛生楓樹,階蕪長草花。 春風無主燕,夜雨爲官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烏衣巷: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上文德橋旁的南岸,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帶,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
  • 千載:千年,形容時間很長。
  • 日易斜:太陽容易西斜,形容時間流逝之快。
  • 丞相宅:指古代丞相的住宅。
  • 野人家:指普通百姓的家。
  • 庭弛:庭院荒廢。
  • 楓樹:一種落葉喬木,秋季葉子變紅,具有觀賞價值。
  • 階蕪:臺階上長滿了雜草。
  • 草花:野草和野花。
  • 春風無主燕:春天的燕子沒有固定的主人,形容燕子自由飛翔。
  • 夜雨爲官蛙:夜晚的雨聲中,官府的蛙鳴聲,形容環境荒涼。

翻譯

千年的烏衣巷,如今荒涼,太陽也容易西斜。 昔日丞相的宅邸,如今成了普通百姓的家。 庭院荒廢,長出了楓樹,臺階上雜草叢生,野草和野花肆意生長。 春風中的燕子自由飛翔,沒有固定的主人;夜晚的雨聲中,官府的蛙鳴聲迴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烏衣巷的今昔對比,通過荒涼的景象和時間的流逝,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徵的手法,如「千載烏衣巷」與「荒涼日易斜」,「昔年丞相宅」與「今代野人家」,突出了烏衣巷的衰敗和歷史的無情。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庭弛生楓樹」、「階蕪長草花」,進一步增強了荒涼的氛圍。最後兩句「春風無主燕,夜雨爲官蛙」,則以燕子和蛙鳴爲象徵,暗示了烏衣巷的無人問津和官府的冷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