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行五首

南方地卑溼,北客畏蒸暑。 晨行螫菵露,水宿射短矢。 秦人發謫戍,見行如棄市。 今古共一方,今者不獨死。 穰穰作家業,鬼妾紛驅使。 鴟夷卵翼蕃,小兒半高鼻。 元精穿萬化,蕩蕩不可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卑溼:地勢低窪,潮溼。
  • 蒸暑:悶熱的暑氣。
  • 螫菵露:指早晨露水中的毒蟲。螫,音[shì],指毒蟲叮咬。菵,音[wǎng],菵草,一種生長在水邊的植物。
  • 射短矢:指水中的短箭,可能是指水中的危險或障礙。
  • 謫戍:因罪被貶到邊疆守衛。
  • 棄市:在市場上被遺棄,形容被貶謫的人如同被社會遺棄。
  • 穰穰:形容家業豐厚,繁盛。
  • 鬼妾:指被貶謫者的家屬,如同鬼魂般被驅使。
  • 鴟夷: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鳥,這裏可能指代外族或異類。
  • 卵翼:比喻庇護或養育。
  • 元精:指天地間的原始精氣。
  • 萬化:萬物變化。

翻譯

南方地勢低窪且潮溼,北方的旅客畏懼那悶熱的暑氣。 清晨行走時,露水中有毒蟲叮咬,夜晚水宿時,要躲避水中的短箭。 秦地的人因罪被貶到邊疆守衛,見到他們如同在市場被遺棄。 古今同處一方,但現在的境遇不獨是死亡。 家業豐厚,卻被鬼魂般的家屬驅使。 異族庇護養育着後代,小兒們半數有着高鼻樑。 天地間的原始精氣貫穿萬物變化,浩蕩無邊,卻也難以依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北方人在南方的不適與困境,以及被貶謫者的悲慘命運。詩中通過對比南北方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狀況,展現了被貶謫者的無助和絕望。同時,通過對家業豐厚卻無法自主的描寫,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哀。最後,詩人以天地間的原始精氣貫穿萬物變化,表達了對生命無常和世事難料的深刻感悟。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