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九日尊俎蕭然有懷宜興高安諸子侄和淵明貧士七首餘今歲重九有酒無餚而長兒在宜興諸兒蘇杭溧陽因輒繼和
我殆勝彭澤,無酒亦無琴。
湖外來遠餉,屋角囀好音。
吹帽節已迫,醉鄉路可尋。
勿違故人意,洗盞起自斟。
甜酒乏風骨,谷永與杜欽。
而此清且勁,良足慰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這裏指酒席。
- 蕭然:冷清的樣子。
-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
- 彭澤:指陶淵明,因其曾任彭澤令。
- 吹帽節:即重陽節,古時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
- 谷永與杜欽:谷永和杜欽是漢代兩位文學家,這裏用來比喻酒的品質。
翻譯
我似乎比彭澤的陶淵明還要清貧,既沒有酒也沒有琴。從湖外遠方送來的食物,屋角傳來悅耳的聲音。重陽節的習俗已經臨近,醉鄉的路也值得尋找。不要違背老朋友的意願,自己起身倒酒自飲。甜酒缺乏那種剛勁的氣質,就像谷永和杜欽的文筆。但這種清澈而強勁的酒,足以安慰我的心。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重陽節時的孤獨與自得其樂。詩中,「我殆勝彭澤,無酒亦無琴」一句,既顯示了作者的清貧,也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通過對比「甜酒乏風骨」與「而此清且勁」,作者表達了對酒質的獨特品味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牟巘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潔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