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舉博士書來言其老健能夜書小字仍飲量不減喜而賦此詩錄上
一秋兩得平安報,讀罷寒暄喜不勝。
花底振衣清似鶴,燈前書字小如蠅。
蛻仙道骨無人識,博士官銜自此升。
江上蓴鱸好時節,豈無清夢到吳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暄 (hán xuān):問候與應酬。
- 蛻仙 (tuì xiān):指道家修煉成仙的人。
- 博士 (bó shì):古代學官名,也指學識淵博的人。
- 蓴鱸 (chún lú):蓴菜和鱸魚,常用來指代江南的美食。
- 吳興 (wú xīng):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
翻譯
一秋之中兩次收到平安的消息,讀完問候的話語,心中喜悅難以自抑。 他在花底振衣,清瘦如鶴,燈前書寫小字,字跡細小如蠅。 他有着道家仙人的風骨,卻無人能識,從此他的博士官銜將得到提升。 正值江南蓴菜鱸魚的美味時節,怎能不在清夢中游歷到吳興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張仲舉博士的深厚情誼和對其健康與成就的喜悅。詩中,「一秋兩得平安報」展現了頻繁的問候與關心,「花底振衣清似鶴」和「燈前書字小如蠅」則生動描繪了張仲舉的形象與才華。後兩句既表達了對友人未來仕途的祝願,也流露了對江南美景美食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送尹敬思令尹歸青州並序 》 —— [ 元 ] 成廷圭
- 《 寄黃觀瀾經歷時率八衛漢軍屯盱眙 》 —— [ 元 ] 成廷圭
- 《 閏正月二十日聞泗州盱眙同日失守 》 —— [ 元 ] 成廷圭
- 《 送解伯中赴史舘召至正癸未朝廷以史事遣使起河東張先生於廣陵明年史局開又於廣陵徴解先生廣陵連有二盛事覩兹榮美賦詩為别 》 —— [ 元 ] 成廷圭
- 《 九月十二日出北郊 》 —— [ 元 ] 成廷圭
- 《 題南 》 —— [ 元 ] 成廷圭
- 《 題倭僧所畫菖蒲小景四首 》 —— [ 元 ] 成廷圭
- 《 和張仲舉五月薦櫻桃之作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