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棠山徐墳欲招通甫不果晚憩景德觀以歸寄通甫
送春過棠峯,假步自登眺。
行田走詰屈,攀磴上䆗窱。
岡巒聳四圍,崖壁儼雙峭。
野芳躑躅紅,林宿離黃叫。
感彼松下人,脆甚風中燎。
精靈散埃氛,骨肉蔽窾竅。
晝眠嘷狐狌,夜照飛熠耀。
朗悟豁餘悲,清響髮長嘯。
思君客沃洲,對面隔蓬嶠。
扣門乏因緣,更僕煩請召。
流落俱異鄉,節奏本同調。
風高鷁退飛,月落牛反噍。
夷猶憩仙宮,酬答領道要。
幽尋屋種梅,雜坐徑披藋。
棋枰夜半局,丹竈晝殘燒。
心期迥獨詣,世誘浩難掉。
詩興逼行雲,樹色留晚照。
拾翠記前遊,舉白倒餘釂。
桐尾隱寶匣,龍文掩魚鞘。
何日聯華鑣,葭菼亂漁釣。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棠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徐墳:徐姓人的墳墓。
- 通甫: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詰屈:曲折,彎曲。
- 䆗窱(yǎo tiǎo):深邃的樣子。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離黃:指黃鸝。
- 燎:火炬。
- 窾竅(kuǎn qiào):空洞,指墳墓。
- 嘷(háo):吼叫。
- 狌(shēng):黃鼠狼。
- 熠耀(yì yào):閃爍的光芒。
- 沃洲: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蓬嶠(qiáo):蓬萊山,比喻遙遠的地方。
- 鷁(yì):一種水鳥。
- 噍(jiào):咀嚼。
- 夷猶:從容不迫。
- 藋(diào):一種草。
- 棋枰(píng):棋盤。
- 丹竈:煉丹的爐子。
- 迥(jiǒng):遠。
- 詣(yì):達到。
- 釂(jiào):乾杯。
- 華鑣(biāo):華麗的馬銜。
- 葭菼(jiā tǎn):蘆葦和荻。
翻譯
送春到棠峯,我獨自登高遠眺。行走在曲折的田間,攀登着深邃的石階。四周山巒環繞,崖壁陡峭如雙峯。野花紅豔如躑躅,林中黃鸝鳴叫。感嘆那松樹下的人,脆弱如風中的火炬。靈魂散入塵埃,肉體遮蔽了墳墓的空洞。白天有狐狸和黃鼠狼吼叫,夜晚有光芒閃爍。我豁然開朗,發出長嘯。思念遠在沃洲的通甫,我們之間隔着遙遠的蓬萊山。敲門卻無緣相見,更添煩擾。我們都流落異鄉,節奏卻是相同的。風高時鷁鳥退飛,月落時牛在反芻。我在仙宮中從容休息,領會了道的要義。夜晚雜坐徑旁,披着藋草。棋局至半夜,丹爐中的火已殘。我的心願遙遠而獨特,世間的誘惑難以動搖。詩興如雲般高漲,樹色留下晚照。記得前次的遊玩,舉杯倒酒。桐木的劍柄隱藏在寶匣中,龍紋掩藏在魚皮鞘裏。何時我們能並駕齊驅,在蘆葦和荻草間垂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棠山徐墳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友人通甫的思念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野芳躑躅紅」、「精靈散埃氛」等,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同時,詩中的「朗悟豁餘悲,清響髮長嘯」等句,也體現了作者在面對人生困境時的豁達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