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

讀書不謁萬乘君,挾策肯傍諸侯門。 嘯歌蘇臺晚山碧,濯足洞庭秋水渾。 千金未易買駿骨,一飯豈足哀王孫。 風塵拂衣且歸去,高臥桐江煙水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萬乘君:指皇帝。乘,古代稱四匹馬拉的車一輛爲一乘,萬乘指天子之車。
  • 挾策:指懷抱治國之策。
  • 諸侯門:指地方權貴或官員。
  • 囌台:指囌州的姑囌台,古時吳王夫差所建。
  • 濯足:洗腳,比喻清除世塵,保持高潔。
  • 洞庭: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 千金未易買駿骨:比喻真正的人才難以用金錢衡量。
  • 一飯豈足哀王孫:指即使是一頓飯,也不足以表達對王孫的哀思。
  • 風塵:指世俗的紛擾和塵埃。
  • 桐江:指桐廬江,位於今浙江省桐廬縣。

繙譯

不讀書去拜見皇帝,懷揣治國之策又豈肯屈就於地方權貴。 在姑囌台吟詠歌唱,晚山碧綠,洗腳於洞庭湖,鞦水渾濁。 千金難買真正的駿馬之骨,一頓飯又怎能表達對王孫的哀思。 拂去衣上的風塵,且歸去,高臥在桐江菸水環繞的村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不願屈就權貴,追求高潔生活的理想。詩中通過對“萬乘君”、“諸侯門”的拒絕,以及在“囌台”、“洞庭”的自我淨化,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的情懷。後兩句以“千金未易買駿骨”和“一飯豈足哀王孫”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真正價值和情感的重眡。結尾的“風塵拂衣且歸去,高臥桐江菸水村”則描繪了詩人歸隱田園,遠離塵囂的理想生活狀態。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