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仲遠山人初識兼簡劉真白空不空上人

· 葉顒
一見丰標許不凡,齊樑聲律晉清談。 淡如涼月生巖樹,瑩似驪珠映石潭。 二子形容尤醞藉,獨夫鬢髮已䰐鬖。 何當共訪煙霞子,共話前三與後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丰標:風度,儀態。
  • 許不凡:讚許其不平凡。
  • 齊梁聲律:指古代齊梁時期的詩歌聲律。
  • 晉清談:指晉代的清談風氣,即文人雅士間的哲學討論。
  • 淡如涼月:形容淡雅如涼夜的月光。
  • :明亮,光潔。
  • 驪珠:傳說中的一種珍貴的珠子。
  • 石潭:石中的水潭。
  • 二子:指方仲遠和劉真白。
  • 醞藉:含蓄,有深度。
  • 獨夫:指空不空上人。
  • 䰐鬖:(lán sān)形容頭髮蓬鬆散亂。
  • 煙霞子:指隱居山林的人。
  • 前三與後三:指過去和未來的事情,或指禪宗中的前三三後三三,意指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禪理。

翻譯

初次見到方仲遠山人,我讚許他的風度不凡,他的詩歌聲律如同齊梁時期的雅緻,清談則似晉代文人的哲學討論。他的氣質淡雅如涼夜的月光照在岩石上的樹木,明亮如珍貴的驪珠映照在石潭之中。方仲遠和劉真白兩位先生的形象特別含蓄有深度,而空不空上人的鬢髮已經蓬鬆散亂。何時我們能一同去拜訪那些隱居山林的人,共同探討過去和未來的事情,或是超越時空的禪理。

賞析

這首詩是葉顒對初次結識的方仲遠山人及其友人的讚美之作。詩中通過對人物風度、詩歌聲律和清談的描述,展現了他們的文化底蘊和超凡脫俗的氣質。詩人用「淡如涼月」和「瑩似驪珠」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他們的淡雅與明亮。結尾處表達了對未來相聚探討哲理的期待,體現了詩人對精神交流的嚮往和對隱逸生活的憧憬。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