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

· 葉顒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 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 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爲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作詩。
  • 張仲文:人名,詩人的朋友。
  • 葉顒:詩人自己的名字。
  • 萬境:所有的景象。
  • 玉宇:指天空。
  • 晃耀:閃耀,光芒四射。
  • 溶溶:形容月光柔和明亮。
  • 不夜:形容月光明亮,如同白晝。
  • 袞袞:形容連續不斷。
  • 長春:常青,常在。
  • 金帳酒:指在華麗的帳篷中飲酒。
  • 鐵城功:指堅固的城池和偉大的功績。
  • 鵝鴨:指池塘中的家禽。
  • 休驚擾:不要驚動。
  • 恐混軍聲耳爲聾:擔心鵝鴨的叫聲會混淆軍隊的聲音,使人聽不清楚。

翻譯

所有的景象都靜悄悄的,天空如同玉一般空曠。江山在雪的映照下閃耀着光芒,讓人分不清東西南北。柔和明亮的月光照在梨花上,彷彿夜晚不再來臨;連續不斷的春風吹動着柳絮,彷彿春天永遠不會結束。兒女們在華麗的帳篷中淺酌美酒,而英雄們則在建設堅固的城池,建立偉大的功績。池塘邊的鵝鴨啊,請不要被驚動,我擔心你們的叫聲會混淆軍隊的聲音,使我聽不清楚。

賞析

這首作品以雪夜爲背景,通過對比兒女們的閒適生活和英雄們的建設功績,展現了不同人生狀態的對比。詩中「萬境無聲玉宇空」描繪了雪夜的寧靜與空曠,「江山晃耀失西東」則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雪後世界的美麗與迷離。後兩句通過「梨花月」與「柳絮風」的意象,進一步以自然之美映襯人間之景。結尾處對鵝鴨的囑咐,既顯幽默又暗含對戰事的關注,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和平的嚮往。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