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戊戌九日感懷賦

· 葉顒
吳楓初冷水痕收,塞雁南飛渡遠洲。 歲月無情天地老,江山不盡古今愁。 黃華謾引杯中物,白髮空驚鏡裏秋。 卻笑桓溫清宴後,終然無夢到神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正戊戌:指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
  • 吳楓:指吳地的楓樹。
  • 水痕收:指水位下降,水痕消失。
  • 塞雁:指從塞外飛來的雁。
  • 黃華:指菊花。
  • 謾引:隨意引用,這裏指隨意飲酒。
  • 杯中物:指酒。
  • 桓溫:東晉時期的名將、權臣。
  • 清宴:清雅的宴會。
  • 神州:指中國。

翻譯

吳地的楓葉初落,水痕也隨着消退,塞外的雁羣南飛,渡過遙遠的洲渚。歲月無情,天地似乎也在衰老,江山依舊,卻承載着古今無盡的憂愁。菊花盛開,隨意飲酒,白髮卻因鏡中的秋色而驚覺。卻笑那桓溫在清雅的宴會後,終究未能夢見回到神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江山變遷的感慨。詩中,「吳楓初冷」與「水痕收」描繪了季節的轉換,而「塞雁南飛」則暗示了離別的哀愁。後句「歲月無情天地老,江山不盡古今愁」深刻地抒發了對歷史長河中不斷更迭的哀思。結尾以桓溫的典故,含蓄地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與無法實現的夢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