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本存見寄和周府判感時遣懷韻二律

· 葉顒
家山無恙尚如新,忍著征衫染世塵。 功業謾彈三尺劍,琴書空老百年身。 黃金散盡頻添恨,白髮閒梳政慘神。 斯道未亡公論在,老翁未必久沈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家山:家鄕的山,借指家鄕。
  • 征衫:旅行的衣服,這裡指遠行。
  • 功業:成就的事業。
  • :徒然,白白地。
  • 三尺劍:古代劍長約三尺,這裡指武力或戰爭。
  • 琴書:指文化藝術。
  • 空老:白白地老去。
  • 百年身:一生。
  • 黃金散盡:指金錢耗盡。
  • 頻添恨:不斷增加的遺憾。
  • 閑梳:閑暇時梳理頭發。
  • 政慘神: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痛苦。
  • 斯道未亡:這個道理或原則還未消失。
  • 公論:公衆的評價或輿論。
  • 老翁:作者自指。
  • 沈淪:沉沒,這裡指被埋沒或遺忘。

繙譯

家鄕的山依舊如新,我怎能忍受穿上旅行的衣服沾染塵世的汙垢。 白白地揮舞三尺劍,功業無成;琴書藝術,卻讓一生白白老去。 金錢耗盡,遺憾不斷增加;閑暇時梳理白發,政治失意讓我精神痛苦。 這個道理還未消失,公衆的評價還在,我這個老翁未必會一直被埋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家鄕的思唸、對功業無成的遺憾以及對文化藝術的熱愛。詩中,“家山無恙尚如新”一句,既展現了家鄕的美好,又暗含了作者對家鄕的深情。而“功業謾彈三尺劍,琴書空老百年身”則通過對比,突出了作者對文化藝術的執著和對功業無成的無奈。最後,“斯道未亡公論在,老翁未必久沈淪”則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和對自己價值的堅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唸。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