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教諭避亂歸鄱陽

長淮九月秋風高,水怪百出生波濤。 吳檣楚柁不敢渡,人命委棄如鴻毛。 山精白晝作鬼語,野狐黑夜如人嗥。 縣齋博士最憂者,中宵起聽荒雞號。 豈無強弩射其上,愁來磨損胸中刀。 平生讀書弗見用,拂衣歸臥番江皋。 知幾未落季鷹後,對客且放元龍豪。 束書三日先告別,令我不樂心忉忉。 時運忽來烏可遏,憂患卒至將安逃。 高歌激烈不肯住,衰柳何以維輕舠。 臨岐大醉意不已,更過西家沽酒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淮:指淮河。
  • 水怪:水中怪物,比喻戰亂。
  • 山精:山中精怪。
  • 野狐:野外的狐狸。
  • (háo):野獸吼叫。
  • 縣齋博士:指縣學中的教官。
  • 荒雞:指夜晚不按時啼叫的雞。
  • 強弩:強力的弓。
  • 磨損:消耗,減弱。
  • 番江臯:指鄱陽江邊。
  • 季鷹:指東晉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字季鷹。
  • 元龍:指東漢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蔡邕,字元龍。
  • 忉忉(dāo dāo):憂愁的樣子。
  • 時運:時機和命運。
  • 烏可遏:怎能阻止。
  • 衰柳:凋零的柳樹。
  • 輕舠(dāo):小船。
  • 沽酒醪:買酒。

繙譯

九月淮河鞦風高,水怪百出波濤生。 吳檣楚柁不敢渡,人命輕如鴻毛。 山精白晝鬼語,野狐黑夜如人吼。 縣齋博士最憂心,夜半聽荒雞鳴。 豈無強弩射其上,愁來磨損胸中刀。 平生讀書未見用,拂衣歸臥番江邊。 知幾未落季鷹後,對客且放元龍豪。 束書三日先告別,令我不樂心忉忉。 時運忽來不可遏,憂患卒至將安逃。 高歌激烈不肯住,衰柳何以維輕舠。 臨岐大醉意不已,更過西家沽酒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的荒涼景象和個人的憂患心情。詩中通過“長淮九月鞦風高”、“水怪百出生波濤”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反映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同時,通過“縣齋博士最憂者”、“平生讀書弗見用”等句,表達了個人在亂世中的無奈和憂慮。最後,詩人以“高歌激烈不肯住”、“更過西家沽酒醪”來表達自己不願屈服於時運,依然保持豪放不羈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元代詩人成廷圭對亂世的深刻感受和個人情懷的抒發。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