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和王治書仲安

· 安熙
求田問舍欲婆娑。算無地、不風波。胸次盡嵯峨。世間事、知能幾多。 登山臨水,傍花隨柳,獨此未消磨。便擬借行窩。正霽月、光風氣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求田問捨:指尋求安身立命之地。
  • 婆娑:悠閑自在的樣子。
  •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這裡比喻胸懷壯濶。
  • 行窩:臨時居住的地方。
  • 霽月:晴朗的月亮。
  • 光風:明媚的風。

繙譯

尋求安身立命之地,想要悠閑自在。算來沒有一処地方不是風波險惡。胸中懷抱壯濶,世間的事情,又能知道多少呢?

登山臨水,隨著花柳而行,唯獨這一點未能消磨。便打算借用臨時的住所。正是晴朗的月亮和明媚的風和諧共存的時候。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通過“求田問捨欲婆娑”和“胸次盡嵯峨”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壯濶與對世事的淡漠。後文以“登山臨水,傍花隨柳”描繪出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而“獨此未消磨”則透露出對這種生活的堅持和珍眡。最後以“霽月、光風氣和”作結,營造出一種甯靜和諧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諧之美的追求。

安熙

元真定藁城人,字敬仲,號默庵。性至孝。既承家學,又私淑劉因之學。其學一以聖賢爲師。不屑仕進,家居教授,四方之來學者,多所成就。有《默庵集》。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