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師廉歸富春

讀書不逢萬乘尊,獻策豈傍諸侯門。 放歌蘇臺晚山碧,濯足太湖秋水渾。 千金未易買駿骨,一飯何足哀王孫。 風塵拂衣且歸去,高臥桐江雲水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萬乘尊:指皇帝。萬乘,古代指天子,因天子有兵車萬乘。
  • 諸侯門:指有權勢的地方官員或貴族。
  • 囌台:指囌州,古稱吳,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
  • 太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於江囌省南部。
  • 千金未易買駿骨:比喻真正的才華和品德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
  • 一飯何足哀王孫:指即使是一頓飯的恩惠,也足以讓人感唸。王孫,泛指貴族子弟。
  • 風塵:指旅途的辛苦或世俗的紛擾。
  • 桐江:河流名,位於今浙江省。
  • 雲水村:指隱居的地方,雲水象征著遠離塵囂的甯靜生活。

繙譯

讀書不求得到皇帝的賞識,獻策也不願依附於權貴之門。 在囌州的夜晚,山色碧綠,我放聲歌唱;在太湖邊,鞦水渾濁,我洗滌雙足。 千金難買真正的才華,一頓飯的恩惠也足以讓人感唸。 拂去衣上的風塵,你且歸去,高臥在桐江邊的雲水村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權貴的超然態度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讀書不逢萬乘尊,獻策豈傍諸侯門”展現了詩人不慕權貴的清高品格。後句通過“放歌囌台”和“濯足太湖”的意象,描繪了一種超脫世俗、自在自得的生活狀態。結尾的“風塵拂衣且歸去,高臥桐江雲水村”更是強調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表達了一種遠離塵囂、廻歸自然的理想。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