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題闕

· 白樸
聽鳴騶入谷,怕驚動、北山猿。且放浪形骸,支持歲月,點檢田園。先生結廬人境,竟不知、門外市塵喧。醉後清風到枕,醒來明月當軒。 伏波勳業照青編。薏苡又何冤。笑蕞爾倭奴,抗衡上國,挑禍中原。分明一盤棋勢,謾教人、着眼看師言。爲問鯤鵬瀚海,何如雞犬桃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騶(zōu):指騎馬的隨從或信使。
  • 放浪形骸:指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生活。
  • 點檢:檢查,清點。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指隱居。
  • 市塵喧:指城市的喧囂。
  • 伏波勳業:指古代名將伏波將軍的功績。
  • 薏苡(yì yǐ):一種植物,這裏指薏苡之謗,即無端的誹謗。
  • 蕞爾(zuì ěr):形容小。
  • 倭奴:古代對日本人的貶稱。
  • 抗衡:對抗,匹敵。
  • 上國:指中原地區。
  • 挑禍:挑起禍端。
  • 棋勢:比喻局勢。
  • 謾教:空教,白白地教導。
  • 鯤鵬:傳說中的大魚和大鳥,比喻志向遠大。
  • 瀚海:指廣闊的海洋。
  • 雞犬桃源:比喻理想中的和平寧靜之地。

翻譯

聽着騎馬的隨從進入山谷,擔心驚動了北山的猿猴。姑且放縱自己的形骸,維持着歲月,清點田園。先生在人世間建造了簡陋的房屋,竟然不知道門外城市的喧囂。醉後清風拂過枕邊,醒來時明月正照在窗戶上。

伏波將軍的功績照耀着史冊。薏苡之謗又有何冤屈。嘲笑那些小小的倭奴,竟敢與中原大國對抗,挑起中原的禍端。局勢分明如同一盤棋,卻空教人着眼看師言。請問那些志向遠大的鯤鵬,在廣闊的海洋中,何不選擇如雞犬般寧靜的桃源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隱居生活的寧靜與外界的紛擾,表達了作者對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嚮往。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鳴騶入谷」、「北山猿」、「清風到枕」、「明月當軒」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通過對「伏波勳業」與「薏苡之冤」的對比,以及對「倭奴」挑禍中原的嘲諷,展現了作者對現實政治的批判態度。最後,以「鯤鵬瀚海」與「雞犬桃源」作結,強烈表達了對理想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白樸

白樸

白樸,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說爲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