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夜醉西樓爲楚英作
雙眸剪秋水,十指露春蔥。仙姿不受塵污,縹緲玉芙蓉。舞遍柘枝遺譜,歌盡桃花團扇,無語到東風。此意復誰解,我輩正情鍾。
喜相從,詩卷裏,酒杯中。纏頭安用百萬,自有海犀通。日日東山高興,夜夜西樓好夢,斜月小簾櫳。何物寫幽思,醉墨錦箋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眸剪秋水:形容眼睛明亮清澈,如同剪下的秋水。
- 十指露春蔥:比喻手指白嫩如春天的蔥白。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 柘枝:古代一種舞蹈。
- 桃花團扇:可能指繪有桃花圖案的扇子,也可能是指一種舞蹈動作。
- 纏頭:古代歌舞藝人表演時以錦帕纏頭,也指賞給歌舞者的錦帛或財物。
- 海犀:傳說中海中的犀牛,比喻珍貴的寶物。
- 簾櫳:指窗簾和窗牖,也泛指門窗的簾子。
翻譯
她的雙眼如同剪下的秋水般明亮,十指白嫩如春天的蔥白。她的仙姿不受塵世的污染,如同隱約可見的玉芙蓉。她跳遍了柘枝舞的遺譜,唱盡了桃花團扇的歌曲,默默無語地迎着東風。這種情意又有誰能理解,我們正是情有獨鍾。
欣喜地與她相伴,在詩卷中,在酒杯裏。纏頭的賞賜何需百萬,自有珍貴的海犀相通。日日享受東山的高興,夜夜在西樓做好夢,斜月透過小簾櫳。用什麼來表達我的幽思,只有在醉墨中染紅的錦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仙姿玉貌的女子,通過「雙眸剪秋水」、「十指露春蔥」等生動比喻,展現了她的美麗與超凡脫俗。詩中「舞遍柘枝遺譜,歌盡桃花團扇」表達了女子才藝的全面與精湛。後文則抒發了詩人對這位女子的深情與欣賞,以及與她相伴的喜悅。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詞人白樸的才情與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