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伍子胥傳後

· 葉顒
子胥忠孝兩難偕,破楚鞭君謝父奢。 何事危言強諌日,死無賢嗣撻夫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以忠誠和智謀著稱。
  • 忠孝兩難偕:指忠於國家和孝順父母兩者難以同時兼顧。
  • 破楚:指伍子胥幫助吳國攻破楚國。
  • 鞭君:指伍子胥在吳王夫差面前直言進諫,甚至不惜以鞭打君王的方式表達不滿。
  • 謝父奢:指伍子胥爲了報父仇,不惜背叛自己的祖國楚國,投奔吳國。
  • 危言強諌:指直言進諫,不顧個人安危。
  • 賢嗣:指有才能的後代。
  • 撻夫差:指伍子胥對吳王夫差的鞭打,這裏也指伍子胥對夫差的不滿和批評。

翻譯

伍子胥在忠於國家和孝順父母之間難以兩全,他爲了報父仇而幫助吳國攻破楚國,甚至在吳王夫差面前直言進諫,不惜以鞭打君王的方式表達不滿。然而,在他直言進諫、不顧個人安危的日子裏,最終卻沒有留下有才能的後代來繼承他的志向,反而遭到了夫差的責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伍子胥一生的簡要回顧,表達了對其忠孝兩難全的同情,以及對其直言進諫卻未能留下賢嗣的遺憾。詩中「忠孝兩難偕」一句,深刻揭示了伍子胥內心的矛盾和掙扎。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伍子胥的勇敢進諫和其無賢嗣的結局,暗示了忠誠與智慧在亂世中的無奈和悲劇。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對伍子胥一生的深刻反思和哀悼。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