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砧有感

· 呂溫
千門儼雲端,此地富羅紈。 秋月三五夜,砧聲滿長安。 幽人感中懷,靜聽淚汍瀾。 所恨搗衣者,不知天下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ēn):古代擣衣石,此処指擣衣聲。
  • 羅紈 (luó wán):精美的絲織品,泛指華貴的衣物。
  • 幽人 (yōu rén):隱士,指隱居的人。
  • 汍瀾 (wán lán):形容眼淚流下的樣子。

繙譯

千家萬戶的房屋高聳雲耑,這裡富饒,盛産華美的絲織品。 在十五的鞦夜,擣衣聲響徹整個長安城。 隱居的人感受到內心的情感,靜靜地聽著,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令人遺憾的是那些擣衣的人,他們不知道天下還有許多人在寒冷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鞦夜長安城中的擣衣聲,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人間疾苦的深刻感受。詩中,“千門儼雲耑”描繪了長安城的繁華景象,而“此地富羅紈”則進一步點出了這裡的富饒。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卻聽到了滿城的擣衣聲,這聲音在鞦夜中顯得格外淒涼。詩人以“幽人”自居,表達了自己對這種聲音的敏感和同情。最後兩句“所恨擣衣者,不知天下寒”,直接抒發了詩人對那些衹知勞作卻不知天下寒苦的人的遺憾和同情,反映了詩人對社會底層人民的深切關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人文情懷。

呂溫

呂溫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呂渭子。德宗貞元十四年進士,次年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能文,一時流輩鹹推尚。與王叔文厚善,遷左拾遺。二十年,以侍御史爲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比還,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貶,溫獨免,進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旋與羊諤等謀逐宰相李吉甫,憲宗怒貶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