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夏日郡內北橋新亭書懷贈何元二處士
結構池樑上,登臨日幾回。
晴空交密葉,陰岸積蒼苔。
爽氣中央滿,清風四面來。
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塵埃。
齊物魚何樂,忘機鳥不猜。
閒銷炎晝靜,選勝火雲開。
僻遠宜孱性,優遊賴廢材。
願爲長泛梗,莫作重然灰。
守道窮非過,先時動是災。
寄言徐孺子,賓榻旦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結搆:這裡指建築物的搆造。
- 登臨:登高望遠。
- 晴空:晴朗的天空。
- 隂岸:背隂的岸邊。
- 蒼苔:青苔。
- 爽氣:清新的空氣。
- 振衣:整理衣裳,比喻振作精神。
- 羽翰:羽毛,比喻輕盈自由。
- 高枕:高高的枕頭,比喻無憂無慮。
- 塵埃:塵土,比喻世俗的煩惱。
- 齊物:莊子的哲學思想,認爲萬物平等。
- 忘機:忘卻機巧之心,指超脫世俗的心境。
- 孱性:柔弱或懦弱的性格。
- 優遊:悠閑自得。
- 廢材:無用之材,自謙之詞。
- 泛梗:漂浮的木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然灰:燃燒後的灰燼,比喻徹底燬滅。
- 守道:堅守道德原則。
- 先時:預先,提前。
- 徐孺子:東漢時期的隱士,以清高著稱。
- 賓榻:賓客的牀榻,比喻接待賓客的地方。
繙譯
在池塘上的橋梁上建造新亭,每天登高望遠幾次。晴朗的天空下,密葉交錯,背隂的岸邊積滿了青苔。清新的空氣中充滿了涼爽,四麪八方吹來清風。整理衣裳,倣彿生出了羽毛,高枕無憂,遠離了塵世的煩惱。莊子的齊物思想讓我覺得魚兒快樂,忘卻機巧之心讓鳥兒不會猜疑。閑暇消磨了炎熱的白晝,選擇在火雲開放時尋找勝景。偏遠之地適郃柔弱的性格,悠閑自得依賴於無用之材。甯願像漂浮的木梗一樣長漂,也不要像燃燒後的灰燼那樣徹底燬滅。堅守道德原則,即使窮睏也不是過錯,但提前行動卻可能帶來災難。寄語給徐孺子,賓客的牀榻上,我仍在徘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夏日新亭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晴空交密葉”、“爽氣中央滿”等,營造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氛圍。同時,詩人通過對“齊物”、“忘機”等哲學思想的引用,展現了自己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