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節有感二首

· 杜甫
御氣雲樓敞,含風綵仗高。 仙人張內樂,王母獻宮桃。 羅襪紅蕖豔,金羈白雪毛。 舞階銜壽酒,走索背秋毫。 聖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 桂江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御氣:指皇帝的氣派。
  • 雲樓:高聳入雲的樓閣,形容建築宏偉。
  • 含風:隨風搖曳。
  • 綵仗:彩色的儀仗。
  • 仙人:神話中的神仙。
  • 王母:即西王母,神話中的女神。
  • 宮桃:宮中的桃子,象徵富貴。
  • 羅襪:精美的襪子。
  • 紅蕖:紅色的荷花。
  • 金羈:金色的馬籠頭。
  • 白雪毛:形容馬毛潔白如雪。
  • 銜壽酒:口中含着祝壽的酒。
  • 走索:走鋼絲,此處形容技藝高超。
  • 背秋毫:形容動作極爲精細,連秋毫都能感受到。
  • 聖主:對皇帝的尊稱。
  • 邊心:邊疆的憂慮。
  • 桂江:江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
  • 波濤:波浪,比喻動盪的局勢。

翻譯

皇帝的氣派如同高聳入雲的樓閣般敞亮,彩色的儀仗隨風搖曳,顯得格外高大。神話中的仙人在宮內奏樂,西王母獻上了宮中的桃子。精美的襪子下是豔麗的紅色荷花,金色的馬籠頭下是潔白如雪的馬毛。在舞階上口中含着祝壽的酒,走鋼絲的動作精細到連秋毫都能感受到。聖明的君主在其他年份顯得尊貴,而今天邊疆的憂慮卻讓人心勞。桂江的水流向北方,滿眼所見都是動盪的波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宮廷的盛況與邊疆的憂慮,通過對比展現了皇帝的尊貴與邊疆的動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御氣雲樓敞」、「含風綵仗高」等,展現了宮廷的豪華與氣派。而「邊心此日勞」、「滿眼送波濤」則表達了詩人對邊疆局勢的深深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開闊,體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風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