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蘇徯
故人有遊子,棄擲傍天隅。
他日憐才命,居然屈壯圖。
十年猶塌翼,絕倒爲驚籲。
消渴今如在,提攜愧老夫。
豈知臺閣舊,先拂鳳皇雛。
得實翻蒼竹,棲枝把翠梧。
北辰當宇宙,南嶽據江湖。
國帶風塵色,兵張虎豹符。
數論封內事,揮發府中趨。
贈爾秦人策,莫鞭轅下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塌翼(tā yì):比喻失意或失敗。
- 消渴:指糖尿病,古稱消渴病。
- 提攜:幫助,扶持。
- 臺閣:指中央政府的高級官署。
- 鳳皇雛:比喻有才華的年輕人。
- 北辰:北極星,比喻朝廷或皇帝。
- 南嶽:指南方的山嶽,這裏可能指地方勢力或地方官員。
- 虎豹符:古代調兵用的符信,比喻軍權。
- 數論:頻繁討論。
- 封內:指國家內部的事務。
- 揮發:這裏指處理事務。
- 秦人策:指秦國的策略或政策,這裏比喻高明的策略。
- 轅下駒:比喻有才華但尚未得到重用的人。
翻譯
老朋友中有遠行的遊子,被遺棄在天涯海角。 他日若憐惜其才華命運,竟然會委屈其壯志。 十年間他失意落魄,令人震驚歎息。 如今他患有消渴病,我這老者也感到無力扶持。 豈料那些曾在臺閣的老友,已經先培養了有才華的年輕人。 他們像蒼竹般得到實質,像翠梧上的鳥兒般安穩棲息。 北辰照耀整個宇宙,南嶽佔據江湖之地。 國家帶着風塵之色,軍隊掌握着虎豹符。 頻繁討論國家內部事務,忙碌於府中。 贈給你秦人的策略,不要鞭打轅下的駿馬。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友人蘇徯的送別之作,表達了對友人遭遇的同情與對國家現狀的憂慮。詩中,「塌翼」、「消渴」等詞形象地描繪了蘇徯的困境,而「臺閣舊」、「鳳皇雛」則反映了朝廷對新人的培養。杜甫通過對比北辰與南嶽,暗指朝廷與地方的差異,以及國家的動盪和軍權的集中。最後,他以「秦人策」勉勵蘇徯,不要因暫時的困境而放棄,要像轅下的駿馬一樣,等待時機展現才華。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對友人的深情及對時局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