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棹

· 杜甫
宿昔試安命,自私猶畏天。 勞生系一物,爲客費多年。 衡嶽江湖大,蒸池疫癘偏。 散才嬰薄俗,有跡負前賢。 巾拂那關眼,瓶罍易滿船。 火雲滋垢膩,凍雨裛沈綿。 強飯蓴添滑,端居茗續煎。 清思漢水上,涼憶峴山巔。 順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牽。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將衰齒,茅茨寄短椽。 灌園曾取適,遊寺可終焉。 遂性同漁父,成名異魯連。 篙師煩爾送,朱夏及寒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回棹:返回的船。
  • 宿昔:往日,過去。
  • 試安命:嘗試安於命運。
  • 自私:個人私心。
  • 勞生:辛勞的生活。
  • 衡嶽:指南嶽衡山。
  • 蒸池:指衡山下的蒸湘池。
  • 疫癘:瘟疫。
  • 散才:散漫的才能。
  • :觸犯。
  • 薄俗:淺薄的習俗。
  • 有跡:有所作爲。
  • 負前賢:辜負了前人的期望。
  • 巾拂:指日常瑣事。
  • 瓶罍:盛酒的器具。
  • 火雲:夏日的熱雲。
  • 滋垢膩:增加污垢。
  • 凍雨:寒冷的雨。
  • :溼潤。
  • 沈綿:深沉的綿綿細雨。
  • 強飯:勉強吃飯。
  • :一種水草,可食用。
  • 端居:安居。
  • :茶。
  • 清思:清新的思緒。
  • 涼憶:涼爽的回憶。
  • 順浪:順着波浪。
  • 回帆:返回的帆。
  • 省牽:省去牽引的麻煩。
  • 吾家碑:指杜甫家族的碑文。
  • 不昧:不消失。
  • 王氏井:指王羲之的井,此處泛指古蹟。
  • 几杖:指老年人的柺杖。
  • 衰齒:衰老的牙齒。
  • 茅茨:茅草屋頂。
  • 短椽:短小的屋椽。
  • 灌園:澆灌園子。
  • 取適:尋求舒適。
  • 遊寺:遊覽寺廟。
  • 終焉:結束於此。
  • 遂性:順從本性。
  • 漁父:漁夫。
  • 成名:成就名聲。
  • 魯連:魯國的賢人。
  • 篙師:撐船的人。
  • 朱夏:炎熱的夏天。
  • 寒泉:清涼的泉水。

翻譯

往日我嘗試安於命運,個人私心仍敬畏天命。 辛勞的生活繫於一物,作爲客人耗費多年。 衡山與江湖廣闊,蒸湘池卻瘟疫頻發。 我這散漫的才能觸犯了淺薄的習俗,有所作爲卻辜負了前人的期望。 日常瑣事哪能入眼,酒瓶易滿船艙。 夏日的熱雲增加污垢,寒冷的雨溼潤了深沉的綿綿細雨。 勉強吃飯,蓴菜添滑,安居時茶水續煎。 清新的思緒在漢水上,涼爽的回憶在峴山巔。 順着波浪翻滾,返回的帆省去了牽引的麻煩。 我家族的碑文不消失,王羲之的井依然存在。 柺杖將伴隨衰老的牙齒,茅草屋頂寄託在短小的屋椽上。 澆灌園子曾尋求舒適,遊覽寺廟可結束於此。 順從本性如同漁夫,成就名聲卻不同於魯國的賢人。 請撐船的人麻煩你送我,從炎熱的夏天到清涼的泉水。

賞析

這首作品是杜甫晚年的抒懷之作,通過對往昔與現今生活的對比,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生活的感慨。詩中,「宿昔試安命」與「勞生系一物」反映了詩人對命運的接受和對生活的執着。而「衡嶽江湖大」與「蒸池疫癘偏」則描繪了自然環境的廣闊與人文環境的艱難。詩末,「遂性同漁父,成名異魯連」展示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功名的淡漠,體現了杜甫晚年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脫態度。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