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贈蕭二十使君

· 杜甫
惜在嚴公幕,俱爲蜀使臣。 艱危參大府,前後間清塵。 起草鳴先路,乘槎動要津。 王鳧聊暫出,蕭雉只相馴。 終始任安義,荒蕪孟母鄰。 聯翩匍匐禮,意氣死生親。 張老存家事,嵇康有故人。 食恩慚鹵莽,鏤骨抱酸辛。 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 鵬圖乃矯翼,熊軾且移輪。 磊落衣冠地,蒼茫土木身。 壎篪鳴自合,金石瑩逾新。 重憶羅江外,同遊錦水濱。 結歡隨過隙,懷舊益沾巾。 曠絕含香舍,稽留伏枕辰。 停驂雙闕早,回雁五湖春。 不達長卿病,從來原憲貧。 監河受貸粟,一起轍中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嚴公:指嚴武,唐代官員,曾任劍南節度使。
  • :指四川地區。
  • 大府:指高級官府。
  • 清塵:比喻高潔的品德。
  • 起草:指起草文書。
  • 乘槎:乘船。槎,音chá,指木筏或小船。
  • 要津: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職位或地位。
  • 王鳧:指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因其《登樓賦》中有「鳧雁自南」之句,故稱。
  • 蕭雉:指蕭何,西漢開國功臣,因其《蕭何月下追韓信》中有「雉兔者,禽獸之小者也」之句,故稱。
  • 任安:西漢人,以忠誠著稱。
  • 孟母鄰:指孟母三遷的故事,比喻良好的教育環境。
  • 匍匐禮:指跪拜禮,表示極度的尊敬。
  • 張老:指張良,西漢開國功臣。
  • 嵇康: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音樂家。
  • 食恩:指受到恩惠。
  • 鹵莽:粗魯,不精細。
  • 鏤骨:刻骨銘心。
  • 巢許:指巢父和許由,古代隱士。
  • 夔龍:指夔和龍,古代神話中的動物,比喻傑出的人才。
  • 廊廟:指朝廷。
  • 鵬圖:比喻宏偉的計劃或抱負。
  • 矯翼:振翅高飛。
  • 熊軾:古代車前橫木上的裝飾,比喻高官顯貴。
  • 移輪:指車輪轉動,比喻行動或變遷。
  • 磊落:形容人品正直,胸懷坦蕩。
  • 壎篪:古代的兩種樂器,比喻和諧。
  • 金石:指金屬和石頭,比喻堅固不朽。
  • 羅江:江名,在今四川省。
  • 錦水:指錦江,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 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快。
  • 含香舍:指官舍,因官員常用香料,故稱。
  • 稽留:停留,耽擱。
  • 伏枕:臥牀。
  • 停驂:停車。驂,音cān,指駕車的馬。
  • 雙闕:指宮門兩側的望樓。
  • 回雁:指雁南飛,比喻季節的更替。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邊的湖泊。
  • 長卿:指司馬相如,西漢文學家。
  • 原憲:西漢人,以清貧著稱。
  • 監河:指管理河道的官職。
  • 貸粟:借糧。
  • 轍中鱗:比喻處於困境中的人。

翻譯

可惜在嚴公的幕府中,我們都是蜀地的使臣。在艱難危險的環境中,我們共同服務於高級官府,前後都保持着高潔的品德。起草文書,我們在前開路,乘船前往重要的職位。像王粲和蕭何一樣,我們暫時出仕,但內心仍然保持着馴服的本性。我們始終保持着忠誠的義氣,即使周圍的環境荒蕪,我們仍然像孟母一樣選擇好的鄰居。我們聯翩行跪拜禮,意氣相投,生死與共。張良關心家事,嵇康有老朋友。我們受到恩惠,感到慚愧自己的粗魯,刻骨銘心,抱有酸辛。我們像巢父和許由一樣,懷有山林之志,而夔龍則是朝廷中的珍寶。我們的宏偉計劃如同鵬鳥振翅高飛,而熊軾則是我們行動的象徵。我們身處正直的衣冠之地,但身體卻如同蒼茫的土木。壎篪的樂聲自然和諧,金石的光輝更加新亮。我們重溫在羅江外的往事,一同遊歷錦水之濱。結交朋友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懷念舊日,淚水沾溼了巾帕。我們遠離了官舍,停留在這裏,耽擱了時間,臥牀不起。我們停車在宮門前,看着春天的雁南飛,感受着五湖的春光。我們不像司馬相如那樣病重,也不像原憲那樣貧窮。我們接受借糧,就像處於困境中的魚。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贈給蕭二十使君的作品,表達了對過去共同經歷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杜甫運用了許多歷史典故和比喻,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對過去艱難歲月的回憶,杜甫表達了對友人忠誠和義氣的讚賞,同時也流露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