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季秋: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九月。
- 蘇五弟:杜甫的朋友,姓蘇,排行第五。
- 纓江樓:樓名,可能在江邊。
- 崔十三評事:崔姓,排行十三,官職爲評事。
- 韋少府:韋姓,官職爲少府。
- 京華:指京城長安。
- 杯中物:指酒。
- 海上查:指海上的仙山,查即槎,指仙人乘坐的木筏。
- 白兔:指月亮,傳說月中有白兔。
- 烏紗:指帽子,這裏可能指月光透過帽子。
翻譯
明月漸漸升起,美好無比,浮雲輕薄,漸漸遮住了部分月光。 月光悠然地照耀着邊塞之地,我靜靜地回憶起京城的繁華。 清冷的月光照在酒杯中,高高地隨着海上的仙山飄蕩。 我無法入眠,仰望着月亮中的白兔,月光無數次地透過我的帽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季秋之夜,與友人在纓江樓夜宴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杜甫通過對明月的描寫,表達了對京城長安的深深思念。月光照耀下的邊塞與回憶中的京華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詩人的鄉愁。詩的最後,通過對月亮的凝視,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和過去的無限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深沉與韻味。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