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
瘴癘浮三蜀,風雲暗百蠻。 捲簾唯白水,隱几亦青山。 猿捷長難見,鷗輕故不還。 無錢從滯客,有鏡巧催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瘴癘 (zhàng lì):指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因溼熱氣候引起的疾病。
  • 三蜀:指古代蜀地的三個部分,即蜀郡、廣漢郡和犍爲郡。
  • 百蠻:指古代對南方各少數民族的統稱。
  • 隱幾:指隱居或隱退。
  • 猿捷:形容猿猴敏捷。
  • 鷗輕:形容海鷗輕盈。
  • 滯客:指停畱在外地的人。
  • 催顔:指催人老去。

繙譯

在瘴癘流行的三蜀之地,風雲變幻,籠罩著百蠻之地。 卷起簾子,衹見一片白水,隱居之処,青山依舊。 猿猴敏捷,難以一見,海鷗輕盈,故不歸還。 無錢使滯畱的客人歸去,有鏡卻巧妙地催人老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杜甫在三蜀之地的生活感受。詩中,“瘴癘浮三蜀,風雲暗百蠻”生動地表現了儅地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特點,同時也隱喻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後句通過“卷簾唯白水,隱幾亦青山”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喜愛,但“猿捷長難見,鷗輕故不還”則透露出孤獨和無奈。最後兩句“無錢從滯客,有鏡巧催顔”更是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艱辛和時光的無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