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

· 杜甫
綵雲陰復白,錦樹曉來青。 身世雙蓬鬢,乾坤一草亭。 哀歌時自短,醉舞爲誰醒。 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綵雲(cǎi yún):五彩斑斕的雲。
  • 錦樹:形容樹木繁茂,色彩斑斕。
  • 蓬鬢:指頭髮蓬亂,形容生活困頓或心情憂鬱。
  • 乾坤:天地,指整個世界。
  • 草亭:簡陋的小屋。
  • 哀歌:悲傷的歌曲。
  • 荷鋤:扛着鋤頭。
  • 江猿:江邊的猿猴。
  • 翠屏:翠綠的屏風,這裏形容山色。

翻譯

五彩的雲朵陰沉後又變白,錦繡般的樹木清晨顯得青翠。 我的生活和世界都如這雙蓬亂的鬢髮,天地間我只有這一個小小的草亭。 悲傷的歌曲時常自己唱得短促,醉後的舞蹈又爲了誰而清醒。 細雨中我扛着鋤頭站立,江邊的猿猴在翠綠的山色中吟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暮春時節的瀼西新賃草屋中的生活感受。詩中,「綵雲」與「錦樹」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反映了自然界的變幻無常。通過「蓬鬢」與「草亭」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無奈與感慨。後兩句則通過「哀歌」與「醉舞」的對比,以及「荷鋤立」與「江猿吟」的情景交融,深刻地抒發了詩人的孤獨與憂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情感和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